[实用新型]一种大规格漆包线卷收用的涂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8672.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2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江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漆包线 卷收用 涂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规格漆包线卷收用的涂油系统,其包括内部形成涂油毛毡或泡棉的涂油盒、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以及输出模块,其中涂油毛毡或泡棉包括上、下涂油层,上、下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涂油盒内且能够保持上涂油层和下涂油层相对贴合设置,输出模块上形成有多个相独立的输出通道,且每个输出通道包括将漆包线表面多余的油去除的去油管路、用于将去油管路与涂油盒相连通的回流管路。本实用新型在保持相对挤压下,通过下涂油层的润滑油对上涂油层进行渗透,使得上、下涂油层处于过渡润滑下对漆包线进行涂油,同时在输出端部增设的输出模块,能够有效的将漆包线表面多余和自由滴落的润滑油回流至涂油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包铝漆包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格漆包线卷收用的涂油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线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润滑,从而有效的减少线缆表面的磨损、以及防止线缆的氧化腐蚀,尤其是针对大规格漆包线(直径2~5mm)的卷收而言,如有出现涂油不均,导致漆包线表面氧化腐蚀,且光泽度低。
常用的涂油润滑设备有滴液或喷液两种方式,其中滴液的方式存在了滴液在线缆上涂布不均问题,致使润滑效果差,产品合格率下降;喷液方式需要专用一个气压泵,设备成本高,同时喷出的油容易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
针对上述难题,市场所出现的涂油系统包括内部形成涂油毛毡或泡棉的涂油盒,其中涂油毛毡或泡棉包括上涂油层和下涂油层,所述的上涂油层和下涂油层之间形成漆包线移动通道。
虽然,上述的涂油系统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
1、一旦出现涂油过量,自涂油系统传出的漆包线会带出润滑油,造成漆包线卷收过程中,到处滴油,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而且滴落的油造成车间环境的污染;
2、这种上下涂油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位于上层的油会越来越少,一旦忘记补油,无法确保涂油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大规格漆包线卷收用的涂油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规格漆包线卷收用的涂油系统,其包括内部形成涂油毛毡或泡棉的涂油盒,其中涂油毛毡或泡棉包括上涂油层和下涂油层,
涂油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涂油盒内且能够保持上涂油层和下涂油层相对贴合设置的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涂油盒出口的输出模块,其中输出模块上形成有多个相独立的输出通道,且每个输出通道包括将漆包线表面多余的油去除的去油管路、用于将去油管路与涂油盒相连通的回流管路。
优选地,去油管路包括沿着漆包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出段、第二输出段和第三输出段,其中所述的第二输出段为内径逐渐变小的变径段,漆包线进入所述第三输出段时,表面多余的油被所述第三输出段的进料端部截除并通过回流管路回流至涂油盒。
进一步的,第三输出段的内径为漆包线外径的1.0~1.2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回流管路与所述去油管路连通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输出段和第二输出段的结合处。这样一来,方便及时将多余的润滑油回流至涂油盒。
优选地,第一输出段自进料端部至出料端部内径逐渐变小设置,且变化率小于所述第二输出段的变化率。这样一来,自由滴落、截除多余的润滑油通过倾斜的斜面向较低位置的流动,并最佳的回流至涂油盒。
进一步的,回流管路包括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管体、自第一管体下部向所述下涂油层下方延伸的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二管体的下端部与所述涂油盒相连通。此时,更加方便润滑油的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江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江神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8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环保型无卤交联线
- 下一篇:一种物流包裹读码和称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