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帽取套回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6043.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军;谢芳;王园园;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杨宜付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帽取套回套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帽取套回套器,包括一座体,该座体上设置有一向上开口滑动板安装孔,滑动板滑动装配在所述滑动板安装孔内;所述滑动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板两侧分别为针头挡板和针帽挡板,针帽挡板、滑动板和针头挡板上依此设置有第一槽口、第三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三槽口和第二槽口均位于第一槽口的延伸线上。本实用新型针帽取套回套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辅助医务人员回套针帽和取针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回套针帽的效率,避免针头被污染,防治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医务人员在取针帽时,只需按压推杆即可完成针帽与针头的分离,方便快捷,不会导致在拔针帽时将针头从针筒上拔落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涉及取针帽和回套针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给患者注射药物,需要完成配药、取针帽、回套针帽等动作,为了防止针刺伤,要求医务人员不能用双手回套针帽。通常情况下,针帽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完成回套,这就导致回套效率低,并且针头容易触碰到桌面被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注射器针帽回套固定装置,主要由针帽主体、设置在主体中心位置的安装槽、设置在主体下端的底座组成。主体呈柱状弧形结构位于整个装置上方,便于在使用过程中的携带。底座呈圆盘状结构,便于使用过程中,装置的固定稳定;安装槽设置在主体中心相应位置,由顶端向下延伸。所述安装槽长度比注射器针帽回套短1~2cm。所述安装槽呈圆锥形结构。该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帽回套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装置放置在平面,即可将针帽回套放置在安装槽内部。该方案的技术缺陷在于,不能通过该装置取针帽。为了方便取下针帽,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帽座,具体是一种能够帮助拆卸和回套针帽的针帽座。针帽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置有针帽拆装结构,针帽拆装结构包括针帽孔、针头槽和针体孔;针帽孔由座体顶部向下延伸,针帽孔的底部倾斜,针帽孔靠近座体前端面的一端较高;针帽孔与座体前端面之间形成针帽挡板;针头槽设置在针帽挡板顶端;针体孔由座体前端面延伸至针帽孔,针体孔与针帽孔的低端位置对应。该实用新型种能够帮助拆卸和回套针帽,便于单手拆装针帽,避免回套针帽操作时护理人员被刺伤。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中的一个技术问题:
1、没有任何辅助装置时,回套效率低,针头容易被污染;
2、有的装置虽然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回套针帽,但是不方便取帽;
3、有的装置设计了取帽的功能,但是容易同时将针头拔掉;
4、注射器的规格有1、2、5、10和20ml等,针帽大小和直径都不一样,现有装置不能同时适用于不同规格注射器的取帽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医务人员取注射器针帽和回套注射器针帽的专用工具。
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帽取套回套器,包括一座体,该座体上设置有一向上开口滑动板安装孔,滑动板滑动装配在所述滑动板安装孔内;所述滑动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板两侧分别为针头挡板和针帽挡板,针帽挡板、滑动板和针头挡板上依此设置有第一槽口、第三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三槽口和第二槽口均位于第一槽口的延伸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针帽取套回套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槽口为V形槽;所述第二槽口为V形槽,所述第三槽口为V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针帽取套回套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滑动板紧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针帽取套回套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一盲孔,所述盲孔的轴心线平行与所述第一槽口的长度方向平行;在所述盲孔的延伸方向上,滑动板上设置有与推杆连接的连接孔,针头挡板上设置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推杆与所述盲孔和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盲孔内还设置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6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滚筒沥青混合料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自由度机器人的伺服电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