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板配重结构及换气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80792.2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钟秀丽;钟仲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富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5/08;F04D29/6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北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1 | 代理人: | 冯凡彬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配重 结构 换气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挡板配重结构及换气扇,其中,挡板配重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挡板本体,配重块和集风板组件,安装支架设有转轴;挡板本体包括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有连接环组件;连接环组件用于与转轴活动连接;配重块设于第二侧面上,且配重块靠近第二侧面的第一侧边设置;第一侧边靠近连接环组件;集风板组件设于第二侧面上,且集风板组件靠近第二侧面的第二侧边设置;第二侧面的第二侧边远离连接环组件。本申请通过在挡板本体的第二侧面分别设置配重块和集风板组件,进而基于集风板组件的气流集聚,增大挡板风压,配合配重块的重力作用,实现挡板快速且完全的打开,简化了配重结构,进而提高了装配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气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挡板配重结构及换气扇。
背景技术
换气扇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已经广泛应用与千家万户。目前应用的换气扇,是一种由电动机带动扇叶旋转渠道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换气扇广泛应用与家庭及公共场所。
传统换气扇产品的挡板配重结构,基于结构、外观等因素的局限,例如,传统采用配重块的配重结构,其重量无法满足配重要求时,需增加弹簧辅助,配重结构复杂;另外,存在配重力过大挡板无法正常关闭,配重力过小挡板打开角度不够的问题;且需经多次做样调试匹配;装配作业效率低,物料种类多,成本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换气扇挡板配重结构,配重结构复杂,存在配重力过大挡板无法正常关闭,配重力过小挡板打开角度不够,且装配作业效率低,物料种类多,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挡板配重结构及换气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板配重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有转轴;还包括:
挡板本体,挡板本体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有连接环组件;连接环组件用于与转轴活动连接;
配重块,配重块设于第二侧面上,且配重块靠近第二侧面的第一侧边设置;第一侧边靠近连接环组件;以及
集风板组件,集风板组件设于第二侧面上,且集风板组件靠近第二侧面的第二侧边设置;第二侧面的第二侧边与第二侧面的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第二侧面的第二侧边远离连接环组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风板组件包括第一集风板和第二集风板;
第一集风板靠近第二侧面的第二侧边设置;第二集风板设置在第二侧面上,且第二集风板的第一端面靠近第一集风板的第一端面设置,第二集风板的第二端面靠近第一集风板的第二端面设置;
第一集风板、第二集风板和第二侧面围合形成集风槽;集风槽用于集聚气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集风板和第二集风板分别垂直设于第二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集风板呈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心轴线的高度大于第一集风板的第一端面的高度;中心轴线的高度大于第一集风板的第二端面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集风板为圆弧形挡板;第二集风板为直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板本体为圆形挡板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重块包括配重壳体,以及设于配重壳体内的混合填充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重壳体与混合填充料注塑成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气扇,包括换气扇主机、以及如上述任一项的挡板配重结构;换气扇主机设于安装支架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0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刀稳定的化妆盒折边机
- 下一篇:一种布气均匀的二氧化碳培养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