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0171.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超;彭坊;毕向军;唐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洋基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67 | 分类号: | H01M50/567;H01M50/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52392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极柱技术领域的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沿所述第一极柱顶面中心点圆形阵列布置有四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呈L型,连接耳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极柱顶面,且连接耳顶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沿所述第二极柱侧面周向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抵块,每个所述抵块顶部均设有卡珠;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快速装配形成复合极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极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锂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
但是现在复合极柱在生产时,通常的复合方式是将两个极柱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这样焊接麻烦且效率非常低下。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沿所述第一极柱顶面中心点圆形阵列布置有四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呈L型,连接耳底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极柱顶面,且连接耳顶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沿所述第二极柱侧面周向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抵块,每个所述抵块顶部均设有卡珠;
在进行复合极柱生产装配时,取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各一个,然后将第二极柱穿入四个连接耳之间,随后旋转第二极柱将其旋入四个连接耳内,使连接耳上的卡珠卡入定位孔内,使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能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快速装配形成复合极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珠与抵块一体浇铸成型;让卡珠与抵块一体浇铸成型,节省了卡珠与抵块的焊接步骤,提高了生产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分别由铜和铝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复合极柱生产装配时,将第二极柱穿入四个连接耳之间,随后旋转第二极柱将其旋入四个连接耳内,使连接耳上的卡珠卡入定位孔内,使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能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快速装配形成复合极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第一极柱1、第二极柱2、连接耳3、定位孔4、抵块5、卡珠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洋基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洋基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0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面板加工用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灌浆饱和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