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2827.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0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玲;陈缘;付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0;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炫目 车灯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若干远光光源和一体化光学元件,所述一体化光学元件包括一次配光部和二次配光部,所述一次配光部和所述二次配光部均呈窄长条状,所述一次配光部和所述二次配光部的两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一次配光部和所述二次配光部之间设有空气间隙,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后端面设有横向并列设置的若干聚光碗,所述聚光碗的出光面与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后端面连接,所述二次配光部的后端面设有横向并列设置的若干朝向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外凸曲面。本实用新型可控制远光光形局部的亮度达到防眩目效果,结构紧凑安装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安全照明装置车灯,车灯对于夜间行车的安全至关重要,车灯照明的范围是行车安全的重点。以往车灯大都将近光灯与远光灯的光学元件集合于一体,通过分别点亮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实现近光及远光的变化。考虑到同时满足近光及远光光形的要求,通过光学元件实现远光防炫目将大幅度增加光学元件复杂度,这一方面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车灯的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紧凑化结构控制远光单元尺寸实现光线各区域亮度控制满足防炫目要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若干远光光源和一体化光学元件,所述一体化光学元件包括一次配光部和二次配光部,所述一次配光部和所述二次配光部均呈窄长条状,所述一次配光部和所述二次配光部的两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一次配光部和所述二次配光部之间设有空气间隙,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后端面设有横向并列设置的若干聚光碗,所述聚光碗的出光面与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后端面连接,所述二次配光部的后端面设有横向并列设置的若干朝向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外凸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聚光碗与所述远光光源一一对应,所述外凸曲面与所述聚光碗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配光部的前端面为平面,所述二次配光部的前端面为向前凸的凸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配光部的上端面与所述二次配光部的上端面为同一平面,所述一次配光部的下端面与所述二次配光部的下端面为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远光光源的数量不少于5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多个远光光源的控制配合相应的聚光碗和二次配光部的一次和二次配光,可有效控制远光光形局部的亮度达到防眩目效果;结构上,一次配光部和二次配光部一体化成型,整体呈窄长条形,整体尺寸更加紧凑,结构简单有效,并且安装时不需要考虑多个光学元件的配合,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前上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后上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防炫目车灯远光照明装置包括5个远光LED光源1以及一个一体化光学元件2。5个远光LED光源1横向并列设置并且各自单独受控,可以单独点亮或熄灭。远光LED光源1的数量可以根据车辆实际灯光宽度需求进行增加。一体化光学元件2的作用是对5个远光LED光源1的光线进行聚集并调整以构成符合要求的远光光形。
一体化光学元件2包括一次配光部21和二次配光部22,一次配光部21和二次配光部22均呈横向延伸的窄长条状。一次配光部21的上端面与二次配光部22的上端面为同一平面,一次配光部21的下端面与二次配光部22的下端面也为同一平面,一次配光部21和二次配光部22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部23连接并一体成型。在一次配光部21的后端面21a设有横向并列设置的5个聚光碗24,聚光碗24的出光面与一次配光部21的后端面连接。远光LED光源1与聚光碗24一一对应,远光LED光源1设置在聚光碗24的光学原点处,远光LED光源1的光线经过聚光碗24的反射聚光后由一次配光部21的前端面21b射出。一次配光部21的前端面21b为平面,在一次配光部21的前端面21b和二次配光部22的后端面之间设有空气间隙25。在一次配光部21的前端面21b射出的光线经过空气间隙25后从二次配光部22的后端面22进入二次配光部22。二次配光部22的后端面设有横向并列设置的朝向一次配光部21的5个外凸曲面22a,外凸曲面22a与聚光碗24一一对应,二次配光部22的前端面22b为向前凸的凸曲面,其具有一定弧度,呈连续、顺滑的窄长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2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前大灯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智能安防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