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升压站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0181.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8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来;管鹏程;叶中海;黄永明;郁阿刚;李楠;葛炯;尹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升压 基础 | ||
1.一种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基础结构和导管架基础结构,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位于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的上方,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的顶面呈矩形,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的底面与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的第一纵截面为第一梯形,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的第二纵截面为第二梯形,所述第一纵截面与所述第二纵截面在空间正交,
所述第一梯形的长边对应所述矩形的长边,所述第二梯形的长边对应所述矩形的宽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包括第一钢管桩、第二钢管桩、第三钢管桩和第四钢管桩,所述第一钢管桩和所述第二钢管桩之间、所述第三钢管桩和所述第四钢管桩之间形成矩形的两条长边,所述第一钢管桩和所述第三钢管桩之间、所述第二钢管桩和所述第四钢管桩之间形成矩形的两条宽边;
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的底面安装在第一至第四钢管桩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包括第一斜导管、第二斜导管、第三斜导管和第四斜导管,第一横导管、第二横导管、第三横导管、第四横导管、第五横导管、第六横导管、第七横导管和第八横导管;
第一斜导管、第二斜导管、第三斜导管和第四斜导管均安装在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的顶面,第一斜导管、第二斜导管、第三斜导管和第四斜导管形成梯形台的四个斜边;
第一横导管、第二横导管、第五横导管和第六横导管平行,第三横导管、第四横导管、第七横导管和第八横导管平行;
第一横导管、第二横导管、第三横导管和第四横导管安装在第一至第四斜导管的底端,并且第一横导管、第二横导管、第三横导管和第四横导管围成梯形台的底框;
第五横导管、第六横导管、第七横导管和第八横导管安装在第一至第四斜导管的顶端,并且第五横导管、第六横导管、第七横导管和第八横导管围成梯形台的顶框;
所述底框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顶框的长度和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还包括第一交叉支撑、第二交叉支撑、第三交叉支撑和第四交叉支撑,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呈梯形台,该梯形台沿其周向具有第一至第四梯形面;
所述第一交叉支撑固设在第一梯形面,所述第二交叉支撑固设在第二梯形面,所述第三交叉支撑固设在第三梯形面,所述第四交叉支撑固设在第四梯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基础结构通过导管架工装安装在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上;
每个导管架工装的支腿利用2根撑杆进行加固,撑杆与船甲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基础结构的所有钢管桩通过桩驳运输到施工现场,桩驳的甲板上设置多条搁置台座,相邻搁置台座之间放置钢管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海上升压站基础施工的施工工具,所述施工工具包括起重船和辅助平台,所述起重船与桩驳协同作用,所述起重船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还连接有辅助平台;
利用所述起重船将所述辅助平台放置在水中,将所述辅助平台的一侧绑扎在所述辅助平台的运输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具还包括导向钢管结构,所述导向钢管结构包括钢管、钢筋和槽钢,槽钢的一侧与钢管桩连接,槽钢的另一侧与钢筋连接,所述钢管位于所述槽钢的上方;
所述钢筋插入所述钢管,实现所述钢筋和所述钢管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01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和耐腐蚀性的复合木地板
- 下一篇:一种隧道测量三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