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杂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2259.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云;王财儒;魏萌;郑伟;刘金标;廖冬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66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骨折 手术 复位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辅助装置,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斯氏针和第二斯氏针,第一斯氏针和第二斯氏针的两端对称安装有纵向支撑杆,第二斯氏针的下方设置有横向支撑杆;所述的纵向支撑杆的近端纵向安装有第一伸缩装置;其中一侧纵向支撑杆的远端横向安装有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尾端与横向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横向支撑杆的首端与钻入跟骨的克氏针使用万向夹固定安装;第二斯氏针的两端与两根纵向支撑杆的下部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辅助装置可实现跟骨骨折的快速复位,并进行持续有效的立体牵引,从而为后期植骨及内固定过程提供便利,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从而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手术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复杂跟骨骨折术复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复杂跟骨骨折手术难度大,其手术效果常欠佳。不良的骨折复位及不合理的固定方式,常会导致跟骨力线改变、关节面软骨欠平整,后期容易进展为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引起慢性疼痛和残疾,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复杂跟骨骨折手术效果欠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术者经验不足、骨折类型复杂多变、缺乏有效的手术辅助器械等。如果能够借助一套科学合理的手术辅助器械,外科医生可明显缩短术者学习曲线、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挽救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目前尚无此类手术辅助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跟骨骨折手术中合理复位及术后固定困难的问题,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的复杂跟骨骨折手术复位辅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斯氏针和第二斯氏针,所述的第一斯氏针和第二斯氏针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纵向支撑杆,第二斯氏针的下方设置有横向支撑杆;
所述的纵向支撑杆的近端纵向安装有第一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的首端与第一斯氏针固定安装;
所述的其中一根纵向支撑杆的远端横向安装有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尾端与横向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横向支撑杆的首端与钻入跟骨的克氏针固定安装;
所述的第二斯氏针的两端与纵向支撑杆的下部固定安装。
所述的第一伸缩装置包括套接扣和旋紧套管;
第一斯氏针的一端穿过纵向安装的第一伸缩装置的套接扣的中央孔,中央孔顶部设置有旋紧螺帽,底部设置有正向外螺纹螺纹连接杆;
所述的纵向支撑杆上设置有反向外螺纹;
所述的螺纹连接杆和纵向支撑杆通过设置有内螺纹的旋紧套管连接。
所述的其中一根纵向支撑杆的下端通过万向杆-杆夹与带有正向外螺纹的螺纹连接杆相连,所述的横向支撑杆一端设置有反向外螺纹,另一端通过万向杆-杆夹与克氏针固定安装;
所述的螺纹连接杆和设置有反向外螺纹的横向支撑杆通过设置有内螺纹的旋紧套管连接。
所述的旋紧套管上安装有外六方旋钮。
所述的纵向支撑杆采用碳纤维制成。
所述的第二斯氏针两端通过万向杆-杆夹分别与两根纵向支撑杆固定安装。
所述的第一斯氏针和第二斯氏针的直径为4.0mm,长度为20cm。
所述的克氏针的直径为3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纵向的支撑杆和伸缩装置实现了跟骨纵向的牵引,横向的支撑杆和伸缩装置实现了跟骨内翻角的调整,螺杆伸缩装置更容易实现微调,帮助手术过程中缓慢而逐步复位,同时实现牵引固定,为后续植骨、内固定提供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2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