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渐开螺旋线篦子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1978.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路宝市政建设配套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线 篦子 井盖 | ||
渐开螺旋线篦子井盖,属于市政给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的凸台以及以凸台为中心轴向阵列在底座上的凸筋,所述凸筋为渐开线式辐条结构,在相邻凸筋之间形成的凹槽结构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底座漏水孔,在凸筋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凸筋漏水孔,所述底座漏水孔和凸筋漏水孔的孔面积由内向外依次变大。通过对井盖的整体结构进行改进,改善井盖排水效能,增强井盖的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渐开螺旋线篦子井盖。
背景技术
雨水的收集与排放是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建设设计从业者对雨水的收集与排放更加重视。在市政给排水系统中,位于路面供雨水流入的结构叫雨水口,其上方覆盖有雨水篦子,用于防止异物落入以及行人跌落,雨水口及雨水篦子的设计原则为尽可能大的径流量以及尽可能小的堵塞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渐开螺旋线篦子井盖,通过对井盖的整体结构进行改进,改善井盖排水效能,增强井盖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渐开螺旋线篦子井盖,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的凸台以及以凸台为中心轴向阵列在底座上的凸筋,所述凸筋为渐开线式辐条结构,在相邻凸筋之间形成的凹槽结构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底座漏水孔,在凸筋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凸筋漏水孔,所述底座漏水孔和凸筋漏水孔的孔面积由内向外依次变大。
进一步地,在底座漏水孔和凸筋漏水孔之间的底座底面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渐开线式辐条结构,所述加强筋以底座中心轴为中心轴向阵列形成涡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凸台和凸筋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凸台和凸筋的高度等高。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呈圆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的数量为8-14,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与凸筋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漏水孔和凸筋漏水孔的孔总面积大于底座面积的1/5。
采用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通过对井盖的整体结构进行改进,改善井盖排水效能,增强井盖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2,渐开螺旋线篦子井盖,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中心位置的凸台2以及以凸台2为中心轴向阵列在底座1上的凸筋3,所述凸筋3为渐开线式辐条结构,在相邻凸筋3之间形成的凹槽结构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底座漏水孔4,在凸筋3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凸筋漏水孔5,所述底座漏水孔4和凸筋漏水孔5的孔面积由内向外依次变大。在底座漏水孔4和凸筋漏水孔5之间的底座1底面设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为渐开线式辐条结构,所述加强筋6以底座1中心轴为中心轴向阵列形成涡轮结构。
所述底座1、凸台2和凸筋3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凸台2和凸筋3的高度等高。所述凸台2呈圆环状。
所述凸筋3的数量为8-14,所述加强筋6的数量与凸筋3相同。
所述底座漏水孔4和凸筋漏水孔5的孔总面积大于底座面积的1/5。
在具体实施时,浅水时,底座漏水孔4漏水;深水时,底座漏水孔4与凸筋漏水孔5同时漏水,渐开螺旋线槽形成涡流;所述底座漏水孔4和凸筋漏水孔5的垂直投影面积占井盖的20%左右。参看附图1的具体实施例,井盖由底座1、凸筋3、凸台2、底座漏水孔4和凸筋漏水孔5组成,整体呈等分阵列螺旋状,凸筋3为10条,共设置100个漏水孔,其中底座1上设置圆形底座漏水孔和长条状底座漏水孔共个,凸筋3上设置圆形漏水孔共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路宝市政建设配套设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路宝市政建设配套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1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鱼养殖的饲料投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型餐盒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