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消减负摩阻力的复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1081.0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4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苟长飞;王朝亮;杜运国;戴昌士;余忠;周春新;何正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34;E02D5/30;E02D5/6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减 阻力 复合 | ||
一种可消减负摩阻力的复合桩。解决了现有钻孔灌注桩在沉降时难以消减负摩阻力的问题。它包括灌注段和混凝土段,所述的混凝土段外套设有套管,所述的灌注段包括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所述的第二灌注桩包覆住钢筋笼,所述的混凝土段设于中性点的上方,所述的钢筋笼插入套管内与套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复合桩的方式,即减少了成本,又提高了桩的承载能力同时消减负摩阻力的影响。本发明消减负摩阻力后,可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所形成的桩基础承载力,节省工程造价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于建筑工程桩基础的基桩,具体涉及一种可消减负摩阻力的复合桩。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桩基础的基桩按桩身材料和成桩工艺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钢管桩、钢管混凝土桩等。其中,混凝土灌注桩因承载力高而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铁路、公路桥梁中。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桩侧负摩阻力非但不能为承担上部荷载作出贡献,反而要产生作用于桩侧的下拉力,而造成桩端地基的屈服或破坏、桩身破坏、结构物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因此,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桩基础的作用是桩基础设计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大家都希望能尽量降低负摩阻力。目前减少负摩阻力的措施虽然有涂层法桩套管保护法、预钻孔法等,但该减少负摩阻力的方法,只能用于预制桩,无法在钻孔灌注桩中使用。当基桩所承受的上部荷载较大,预制桩无法满足承载要求时,必须采用钻孔灌注桩,此时的负摩阻力无法消除,只能将其产生的下拉荷载施加在灌注桩上,进一步增加的灌注桩的承载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钻孔灌注桩在沉降时难以消减负摩阻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消减负摩阻力的复合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消减负摩阻力的复合桩,包括灌注段和混凝土段,所述的混凝土段外套设有套管,所述的灌注段包括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所述的第二灌注桩包覆住钢筋笼,所述的混凝土段设于中性点的上方,所述的钢筋笼插入套管内与套管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管的外侧设有用于降低负摩阻力的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涂层为沥青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的直径小于灌注段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套管的外侧填充有膨润土泥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钢筋笼包括主筋和箍筋,所述的主筋有多个,所述的箍筋与主筋相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箍筋有多个,多个箍筋均套设于主筋的外侧或均套设于主筋的内侧或交替设置于主筋的内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的主筋均竖直设置,且相对第二灌注桩中心呈环形均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筋在中性点处向上延伸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通过焊接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筋在中性点处向上延伸30-8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复合桩的方式,即减少了成本,又提高了桩的承载能力同时消减负摩阻力的影响。本发明消减负摩阻力后,可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所形成的桩基础承载力,节省工程造价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B-B处的半剖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玻璃槽板
- 下一篇:一种石灰岩破碎降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