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快速装配的汽车用前下防撞梁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1975.1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安县腾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0 | 分类号: | B60R19/50;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快速 装配 汽车 用前下防撞梁外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快速装配的汽车用前下防撞梁外板,包括外板基体,所述外板基体一端面对称开设有灯孔,所述外板基体内壁对应灯孔底端边部位置处熔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伸缩杆,所述矩形伸缩杆顶端中部焊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壁底端转动连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外板基体、灯孔、连接板、矩形伸缩杆、矩形块、螺杆、移动块和弧形板,能够便于外板基体和汽车的灯体之间进行连接,降低了外板基体和汽车的灯体之间的连接难度,进而便于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进行连接,降低了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的连接难度,从而增加了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的安装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快速装配的汽车用前下防撞梁外板。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前下防撞梁外板是和防撞梁底端之间进行安装的防护板;
但是现有的前下防撞梁外板不便于和车体的照明灯之间进行安装,从而增加了防撞梁外板和车体照明灯之间的安装难度,从而增加了安装防撞梁外板所需要的时间,导致防撞梁外板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快速装配的汽车用前下防撞梁外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前下防撞梁外板不便于和车体的照明灯之间进行安装,从而增加了防撞梁外板和车体照明灯之间的安装难度,从而增加了安装防撞梁外板所需要的时间,导致防撞梁外板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快速装配的汽车用前下防撞梁外板,包括外板基体,所述外板基体一端面对称开设有灯孔,所述外板基体内壁对应灯孔底端边部位置处熔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伸缩杆,所述矩形伸缩杆顶端中部焊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壁底端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中部熔铸有弧形板;
所述外板基体背面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背面中部熔铸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端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壁对应连接头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套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背面四角处均贯穿连接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和防撞梁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和连接柱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头位于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数量共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矩形板背面和防撞梁正面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顶端对应移动块底端边部位置处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移动块位于矩形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和连接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矩形块和连接板之间通过矩形伸缩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外板基体、灯孔、连接板、矩形伸缩杆、矩形块、螺杆、移动块和弧形板,能够便于外板基体和汽车的灯体之间进行连接,降低了外板基体和汽车的灯体之间的连接难度,进而便于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进行连接,降低了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的连接难度,从而增加了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的安装速度。
2、通过连接柱、连接套、弹簧柱、矩形板、螺钉、连接头和凹槽,能够便于连接头和连接套之间的连接,进而便于外板基体和防撞梁之间的连接,同时能够对外板基体内部进行缓冲,防止外板基体直接和防撞梁之间产生接触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安县腾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文安县腾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1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