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网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1251.7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齐会军;黄廷东;张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练逸夫 |
地址: | 51608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网线机。包括机组、底座和保护罩;所述机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机组包括扭线机头和机体,所述扭线机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并与机体内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扭线机头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扭线转杆;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所述扭线机头上,且在所述扭线机头的扭线转杆处对应开设有入线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线机头、机体和保护罩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线束端头电线的扭合效率,提高线束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其操作难度低,且电线扭合过程中不会对线束电线造成损伤,保证了线束电线的质量,提高了线束加工的单位产量,减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网线机。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线束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客户对线束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线束端头电线需要进行扭合,方便后续接线,线束电线端头通常通过人工手持钳子进行扭合,其效率低下,且容易对电线造成损伤,最终影响到线束的质量,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行业内,市面上没有适用于线束电线端头的杂乱电线的扭网线机,不符合当前线束的智能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当前线束端头电线扭合不方便,效率低下,容易造成产品损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扭网线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扭网线机,包括机组、底座和保护罩;所述机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机组包括扭线机头和机体,所述扭线机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并与机体内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扭线机头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扭线转杆;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所述扭线机头上,且在所述扭线机头的扭线转杆处对应开设有入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一端与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入线口开设在保护罩与机体连接相对一端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靠近扭线机头一端的顶部端角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罩与机体连接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保护罩通过内螺纹、外螺纹与机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采用透明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驱动组件为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与外部气动装置控制连接,以根据气动装置输入指令控制扭线机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装置为气动控制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扭线转杆上设置有倾斜的扭合板。
进一步的,所述扭线转杆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的,三所述扭线转杆沿转动机头轴线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套圈和螺栓;所述套圈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机组套合安装在套圈内,并通过所述螺栓实现在底座套圈内的松紧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线机头、机体和保护罩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线束端头电线的扭合效率,提高线束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其操作难度低,且电线扭合过程中不会对线束电线造成损伤,保证了线束电线的质量,提高了线束加工的单位产量,减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扭网线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扭网线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扭网线机的正面结构图。
其中:
机组为10,扭线机头为11,机体为12,扭线转杆为111,扭合板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1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