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智能好氧发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0863.4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文;黄育仕;郑海霞;黄雪;陈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博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1D53/74;B01D53/78;B01D53/85;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张春合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垃圾 智能 发酵 系统 | ||
1.一种地埋式垃圾智能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上的垃圾转运房(1)和垃圾处理控制室(2),垃圾转运房(1)下面设有地下垃圾分拣室(3),地下垃圾分拣室(3)内设有传送带(4),传送带(4)一端的上方设有垃圾投入斗(5)和举升设备(10)端口,传送带(4)另一端的与设置在地下的有机垃圾缓冲存储仓室(6)的一侧连接,有机垃圾缓冲存储仓室(6)的另一侧与设置在地下的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的一端(7.1)连接,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的另一端(7.2)与设置在地下的废水、废气处理仓室(8)的一端(8.1)连接,所述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的顶部与地上之间设置有透明屋顶(7.3),在透明屋顶(7.3)下设有若干片连续连接的锥形导流板(7.4),在锥形导流板(7.4)下设有导流槽(7.5),在有机垃圾缓冲存储仓室(6)与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的上部设有用于物料输送和物料翻抛的智能机器人(9),智能机器人(9)与垃圾处理控制室(2)内的PLC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埋式垃圾智能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入斗(5)与地上的垃圾倾卸口位置相对应,所述传送带(4)包括垃圾传送带(4.1)和肥料传送带(4.2),肥料传送带(4.2)的进料端与有机垃圾缓冲存储仓室(6)的出料端连接,在肥料传送带(4.2)的出料端与举升设备(10)进料端口连接;在所述地下垃圾分拣室(3)的上部设有第一废气回收管(3.1),在所述地下垃圾分拣室(3)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槽(3.2),废液回收槽通过废液回收管路(3.3)和废液回收泵(3.4)与干湿分离器(15)的第四端口(15.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地埋式垃圾智能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下垃圾分拣室(3)与有机垃圾缓冲存储仓室(6)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11),在第一隔离墙(11)的中下部设有升降式垃圾进料仓门(11.1)和肥料出料仓门(11.2),所述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的底部设有曝气部件(12),在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的顶部设有废气回收部件(13),曝气部件(12)与第一风机(14)的一端连接,第一风机(1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干湿分离器(15)的第一端口(15.1)连接,废气回收部件(13)通过第二废气回气管(13.1)分为两路,一路与干湿分离器(15)的第二端口(15.2)连接,第二废气回气管(13.1)与穿过第一隔离墙(11)的第一废气回收管(3.1)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二风机(16)与一级化学预处理喷淋罐(17)的进气端口连接,一级化学预处理喷淋罐(17)的排气端口通过管路与二级化学处理喷淋罐(18)的进气端口连接,二级化学处理喷淋罐(18)的排气端口通过管路与三级级化学深度处理器(19)的进气端口连接,三级级化学深度处理器(19)的排气端口与四级化学末端处理器(20)的进气端口连接,二级级化学处理喷淋罐(18)上还设有上清液排出端口(18.1)和下浊液排出端口(18.2),上清液排出端口(18.1)和下浊液排出端口(18.2)分别通过管路与微生物处理池(21)连接的进液端口连接,与微生物处理池(21)连接的进液端口还通过管路与干湿分离器(15)的第三端口(15.3)连接,微生物处理池(21)处理后的中水通过第一水泵(22)及输水管路输送到地上喷水池(23),微生物处理池(21)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第二水泵(24)及输水管路输送至废水处理池(25)与石灰混合后用于生产建筑地砖建材,废水处理池(25)内的废水还与用过的活性炭混合添加胶粘剂制成铺路用的地板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地埋式垃圾智能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14)、第二风机(16)、一级化学预处理喷淋罐(17)、二级化学处理喷淋罐(18)、三级级化学深度处理器(19)、四级化学末端处理器(20)、微生物处理池(21)和干湿分离器(15)均设置在地下废水、废气处理仓室(8)内,地下废水、废气处理仓室(8)与有机垃圾发酵仓室(7)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26),曝气部件(12)中的曝气管(12.1)与废气回收部件(13)中的第二废气回气管(13.1)分别由第二隔离墙(26)上穿过,废液回收管路(3.3)分别穿过第一隔离墙(11)和第二隔离墙(26)与干湿分离器(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博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博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08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田字型加强筋结构的托盘
- 下一篇:一种变距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