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件铆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8889.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鑫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件铆合治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件铆合治具,包括铆合上板和铆合下板,所述铆合上板能向靠近或远离铆合下板的方向运动,所述铆合下板包括活动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活动结构和固定结构之间设有避让部,所述活动结构通过改变所述避让部的距离相对于固定结构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动结构包括工件承托部和抵推部,所述抵推部上设有抵推部导向件,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上设有与抵推部导向件配合的第二导向件,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板件的固定及铆合,固定方便,铆合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件铆合治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铆合方式为将铆钉的钉头朝上钉体朝下放置在待铆工件上,自上而下进行铆合,现有一种板件,需对其侧壁进行铆合,由于其板面尺寸较大,侧壁厚度较小,若采用传统铆合方式,首先要将板件侧壁朝上放置,此时难以固定,费时费力,且铆合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铆合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件侧壁铆合时耗时长、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件铆合治具,所述板件侧壁上设有铆钉孔,所述铆合治具包括铆合上板和铆合下板,所述铆合上板能向靠近或远离铆合下板的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下板包括活动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活动结构和固定结构之间设有避让部,所述活动结构通过改变所述避让部的距离相对于固定结构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动结构包括工件承托部和抵推部,所述抵推部上设有抵推部导向件,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上设有与抵推部导向件配合的第二导向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板件包括折弯部,所述活动结构上固定设置有铆钉承托部,所述工件承托部设置在所述铆钉承托部一侧,可相对于所述铆钉承托部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所述工件承托部靠近铆钉承托部的一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尺寸与所述折弯部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结构上设有承托部容纳槽,所述工件承托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承托部容纳槽内,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承托部容纳槽远离所述底座自由端的一侧内壁上。
作为优选的,工件承托部上设有承托部导向件,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一抵挡部上设有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配合的第一导向件,所述承托部导向件能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
作为优选的,抵推部设置在所述铆钉承托部远离所述工件承托部的一侧,可相对于所述铆钉承托部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铆钉承托部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设置在所述铆钉承托部靠近所述抵推部的一侧,所述抵推部靠近所述铆钉承托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位置及尺寸配合,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铆钉承托部上设有铆钉槽,所述铆钉槽贯穿所述铆钉承托部,所述铆钉槽与所述板件处于待铆状态时铆钉孔的位置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承托部导向件设置为所述工件承托部上的一个光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为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配合的光滑斜面。
作为优选的,抵推部导向件设置为所述抵推部上的一个光滑斜面,第二导向件设置为与所述抵推部导向件配合的光滑斜面,所述抵推部导向件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角度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角度相等,第一抵挡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端高于第二抵挡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件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抵推部导向件设置为凸块,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为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配合的滑轨,所述承托部导向件能在所述第二导向件内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鑫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鑫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8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试剂瓶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