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件铆合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8889.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鑫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件铆合治具 | ||
1.一种板件铆合治具,所述板件(10)侧壁上设有铆钉孔(12),所述铆合治具包括铆合上板(30)和铆合下板(40),所述铆合上板(30)能向靠近或远离铆合下板(40)的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合下板(40)包括活动结构(50)和固定结构(60),所述活动结构(50)和固定结构(60)之间设有避让部(70),所述活动结构(50)通过改变所述避让部(70)的距离相对于固定结构(60)做往复运动,所述活动结构(50)包括工件承托部(51)和抵推部(54),所述抵推部(54)上设有抵推部导向件(542),所述固定结构(60)包括第二抵挡部(62),所述第二抵挡部(62)上设有与抵推部导向件(542)配合的第二导向件(6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10)包括折弯部(11),所述活动结构(50)上固定设置有铆钉承托部(53),所述工件承托部(51)设置在所述铆钉承托部(53)一侧,可相对于所述铆钉承托部(53)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所述工件承托部(51)靠近铆钉承托部(53)的一侧设有避让槽(511),所述避让槽(511)的尺寸与所述折弯部(11)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50)上设有承托部容纳槽(52),所述工件承托部(51)包括底座(512),所述底座(512)设置在所述承托部容纳槽(52)内,所述底座(512)的一侧连接第一弹性件(513),所述第一弹性件(513)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承托部容纳槽(52)远离所述底座自由端的一侧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工件承托部(51)上设有承托部导向件(514),固定结构(60)包括第一抵挡部(61),所述第一抵挡部(61)上设有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配合的第一导向件(611),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能相对所述第一导向件(611)滑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抵推部(54)设置在所述铆钉承托部(53)远离所述工件承托部(51)的一侧,可相对于所述铆钉承托部(53)做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承托部(53)上设有第一容纳槽(532),所述第一容纳槽(532)设置在所述铆钉承托部(53)靠近所述抵推部(54)的一侧,所述抵推部(54)靠近所述铆钉承托部(53)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纳槽(543),所述第二容纳槽(543)与所述第一容纳槽(532)的位置及尺寸配合,第二弹性件(54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532)内,所述第二弹性件(544)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容纳槽(543)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承托部(53)上设有铆钉槽(531),所述铆钉槽(531)贯穿所述铆钉承托部(53),所述铆钉槽(531)与所述板件(10)处于待铆状态时铆钉孔(12)的位置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设置为所述工件承托部(51)上的一个光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件(611)设置为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配合的光滑斜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抵推部导向件(542)设置为所述抵推部(54)上的一个光滑斜面,第二导向件(621)设置为与所述抵推部导向件(542)配合的光滑斜面,所述抵推部导向件(542)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角度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角度相等,第一抵挡部(61)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件(611)的一端高于第二抵挡部(62)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件(621)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件铆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抵推部导向件(542)设置为凸块,所述第二导向件(621)设置为与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配合的滑轨,所述承托部导向件(514)能在所述第二导向件(621)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鑫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鑫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88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协同处理含VOCs废气和焦炉烟气的超净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试剂瓶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