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5987.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熊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金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赖林东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排污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排污管,储杂池和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中央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传送轮与第二传送轮,且第一传送轮与第二传送轮之间安装有过滤网,并且过滤网上方一侧设置有污水排污管,所述净化池一侧安装有储杂池,且储杂池顶部一侧与污水排污管底部之间安装焊接有挡板,并且挡板宽度大于过滤网宽度。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清除污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流入水体当中造成淤堵和污染,清理效果好,无需人工每天参与,省时省力,无需电机或其他机械设备带动,能耗低,便于户外维护,大大的提高了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适合大范围推广,且能够有效的对污水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排污口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排污口是将污水或雨水向水体排放的构筑物,其任务是使排放的污水和雨水与水体中的水尽快得到最大程度的混合,使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尽快得稀释扩散并进一步降解净化,根据排放口的位置一般分为岸边集中排放口、江心集中排放口或分散排放口,经污水排污口排放的污水内往往混有较多固态垃圾和其他污染物,直接排放易造成排污口堵塞或水体污染、淤堵,所以排放前需要除杂和净化处理,现多使用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然而现有的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大多采用格栅拦污配合人工打捞清理拦截的杂物的方法清除污水中的杂物,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杂物处理效果差,而采用机械进行处理,消耗电力较大,又存在不易长期维护的问题,另外,现有的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大多污水净化较为简单,只能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污染物,而污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体环境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具备自动清除污水中的杂物,低能耗,易长期维护,且能够将污水经一定净化后再排放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清除污水中的杂物,低能耗,易长期维护,且能够将污水经一定净化后再排放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排污口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排污管,储杂池和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中央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传送轮与第二传送轮,且第一传送轮与第二传送轮之间安装有过滤网,并且过滤网上方一侧设置有污水排污管,所述净化池一侧安装有储杂池,且储杂池顶部一侧与污水排污管底部之间安装焊接有挡板,并且挡板宽度大于过滤网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排污管靠近排水口一端两侧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防水轴承,且防水轴承之间安装有水轮轴,并且水轮轴位于污水排污管内腔部分安装有若干个半月形水轮板,所述水轮轴贯穿污水排污管侧壁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送轮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传动齿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之间套接有第一传动链。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外侧对称安装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送轮两侧对称安装有第四传动齿轮,且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之间套接有第二传动链。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池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植物净化区和一个微生物净化区,且微生物净化区位于两个植物净化区之间,并且微生物净化区位于过滤网的正下方,所述隔板相对一侧顶部安装有若干个扬水轴,且扬水轴上安装有若干个扬水板,所述扬水轴下方设置有安装在隔板侧壁之间的生物滤床填料,所述微生物净化区底部一侧设置有贯穿净化池侧壁的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净化区内水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床,所述植物净化区底部一侧设置有贯穿净化池侧壁的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连通管。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排污管与过滤网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面积略大于微生物净化区顶部开口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金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眉山金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5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负压一体机的成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的正负压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