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可控的多功能茶叶萎凋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9946.9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琛;杨普香;岳翠男;李延升;江新凤;曹挥华;蔡翔;张贱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可控 多功能 茶叶 萎凋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可控的多功能茶叶萎凋槽,包括萎凋槽体和风机,萎凋槽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收纳萎凋后的茶叶,萎凋槽体内设置有用于将茶叶传输至下料板的萎凋传送带,萎凋槽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均匀控制茶叶摊放厚度的控制装置,萎凋槽体内开设有用于配合控制装置移动的卡槽,且对称设置,萎凋槽体与风机相连接,且内设置有与风机相通的风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萎凋传送带和萎凋槽尾部下料板的设计可实现茶叶自动下料,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可控的多功能茶叶萎凋槽。
背景技术
萎凋是白茶、红茶、乌龙茶初加工的第一道工序。萎凋过程包括鲜叶物理和化学变化,一方面使鲜叶水分散发,叶质变软;另一方面鲜叶内部发生酶促水解和芳香物质转化;这些变化都对形成茶类品质特征起着重要作用。现有萎凋设备多为四周封闭、底部摊凉网板的槽体和鼓风机、加热装置等组成,使用中投料、摊匀和收料过程都较耗时费力,难以保证萎凋程度均匀且萎凋方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方便可控的多功能茶叶萎凋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可控的多功能茶叶萎凋槽,包括萎凋槽体和风机,萎凋槽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收纳萎凋后的茶叶,萎凋槽体内设置有用于将茶叶传输至下料板的萎凋传送带,萎凋槽体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均匀控制茶叶摊放厚度的控制装置,萎凋槽体内开设有用于配合控制装置移动的卡槽,且对称设置,萎凋槽体与风机相连接,且内设置有与风机相通的风道。
优选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均匀铺平茶叶的控制杆、用于带动控制杆移动的滚轮。
优选的,卡槽为两组,上下设置,便于控制厚度。
优选的,风道位于萎凋传送带的正下方,且风道的底部和侧面均为倾斜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萎凋框,萎凋框卡与萎凋槽体上。
优选的,萎凋框两边设置有用于拿取萎凋框的把手。
优选的,萎凋槽槽体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和移动萎凋槽体的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风道口内梯形和斜面设计,保证进风口处风能更均匀的分布到萎凋面,提高萎凋效果;
2.通过萎凋传送带和萎凋槽尾部下料板的设计可实现茶叶自动下料,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3.若干个不同型号的萎凋框,能实现不同类不同批次的茶叶同时萎凋,且收取方便(如果有不同类、不同品种、不同量的茶叶不能混,就可分别放在不同的萎凋框内);
4.通过控制杆在侧面卡槽内的移动控制不同的摊叶厚度,保证萎凋程度均匀;
5.具有萎凋传送带和萎凋框两种摊叶模式,可方便随时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道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1萎凋槽体,2风机,3下料板,4萎凋传送带,5卡槽,6风道,7控制杆,8滚轮,9萎凋框,10把手,11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9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楼梯生产车间的吸粉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清理投料口的投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