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85416.7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善浒;钟如燊;陈钰鹏;杨方;刘继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B23Q3/00;B23Q17/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机头 自动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长直线金属管道加工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对铣刀装置进行定位的机械定位系统;检测铣刀铣切行进到管座位置,并将接收信号反馈至终控箱的气压限位系统;对金属管道进行固定,完成一段金属管道的同步铣切加工的铣切系统;通对传感器和终控系统的统一安排调控,有序下发电机组的启停指令,并对各个系统进行状态的监控管理的自动化终控系统。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一段直线管道的加工时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统一管段上阵列排布点位的工艺差异,保证了在二维空间上的定位精度和多孔加工的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机械定位,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施工;系统化分割,便于调整,增加装置适配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长直线金属管道加工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长直线金属管道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大型厂房中),为了满足主管上支管接口的精细化施工,冷拔孔的铣切加工技术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现有的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是对管道的拔孔处逐一定位后,采用仪器进行定点独立冷拔孔铣切的加工处理。现有的独立铣切虽然能够在一定精度上完成金属管道上支管拔孔的铣切加工,但是由于金属管道的大量使用,管道生产的时间过长,每一处铣切处理的时间和施工成本过高,同一管道上的同样的工序需要重复操作多遍,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独立铣切由于金属管道的大量使用,管道生产的时间过长,每一处铣切处理的时间和施工成本过高,同一管道上的同样的工序需要重复操作多遍,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现有工艺针对单处待切口进行机械化操作,释放了人力劳动,但是并没有减少操作的步骤,在同一根管道上进行独立铣切操作时,仅限于单个步骤的机械化操作,在工艺步骤的衔接和转换上并没有实现系统的调控。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对同一管道的多点位冼切操作实现自动化调控,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将多个独立铣切工艺操作进行整合,以系统管理的概念将独立铣切进行统筹管理,释放人力劳动的同时,从工艺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工艺的系统深化,对同一管道上的工艺化零为整,减少转换衔接的操作步骤,缩短整体时间,实现自动化生产,尽可能地以机械生产替代人力生产,实现工艺的根本深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所述组合式多机头自动化铣切装置包括:
将整体装置固定在地面,并对铣刀装置进行定位的机械定位系统;
检测铣刀铣切行进到管座位置,并将接收信号反馈至终控箱的气压限位系统;
对金属管道进行固定,完成一段金属管道的同步铣切加工的铣切系统;
通对传感器和终控系统的统一安排调控,有序下发电机组的启停指令,并对各个系统进行状态的监控管理的自动化终控系统。
进一步,所述机械定位系统包括一个大型的承重座架、两条机械滑轨(X),承重座架上端固定有两条机械滑轨。
进一步,所述气压限位系统中设置有一个气泵组和多个辅助结构;
每一个辅助结构包括:气压蓄能罐、大定位柱、活动支座、小定位柱、压块、操作架;
操作架上端固定有气压蓄能罐,气压蓄能罐与活动支座轴心连接;
气压蓄能罐与活动支座之间固定有大定位柱,活动支座通过小定位柱与压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5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