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滴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83145.1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8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存;颜飞彪;单心悦;郑云中;舒颖;王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周珏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滴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滴报警系统,其包括多个用户端和一个护士端,每个用户端具有唯一的编号,用户端夹装于输液管上,用户端由依次连接的输液传感器单元、第一信号放大单元、信号编码单元、信号发射单元组成,护士端置于护士站,护士端由依次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第二信号放大单元、信号解码单元、显示提醒单元组成,优点是其在患者打完点滴后能够主动提醒医护人员实现实时监管,且工作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护理辅助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点滴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最常用的给药方法。目前,大部分输液过程通常是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和医护人员双重监管,在输液过程中患者本人或家属每间隔一段时间用肉眼观察药液剩余量,医护人员偶尔行走于患者之间用肉眼观察药液剩余量。但是,有些患者完全依赖医护人员的单独监管,然而在目前一对多的护理模式下,当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数量相当多时,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强度很大,很难实时监管,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如:当老人生病住院时,子女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在输液时,老人经常会因药液作用睡着,无家人陪护的情况下,会发生药液输完而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药液或拔出针头,从而会发生回血,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人身安全。又如:当年轻患者独自看病就医时,大多数年轻患者会选择看手机来打发输液过程中漫长无聊的时间,会发生药液输完而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药液或拔出针头,从而会发生回血,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人身安全。因此,研究一种在患者打完点滴后能够主动提醒医护人员实现实时监管的点滴报警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滴报警系统,其在患者打完点滴后能够主动提醒医护人员实现实时监管,且工作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点滴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户端和一个护士端,每个所述的用户端具有唯一的编号,所述的用户端夹装于输液管上,所述的用户端由依次连接的输液传感器单元、第一信号放大单元、信号编码单元、信号发射单元组成,所述的护士端置于护士站,所述的护士端由依次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第二信号放大单元、信号解码单元、显示提醒单元组成,所述的输液传感器单元在检测到输液管中没有药液即检测到输液完成时传输检测结果信号给所述的第一信号放大单元,所述的第一信号放大单元放大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信号并传输放大的检测结果信号给所述的信号编码单元,所述的信号编码单元根据所述的用户端的编号对接收到的放大的检测结果信号进行编码并传输编码结果信号给所述的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的信号发射单元发射接收到的编码结果信号给所述的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的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编码结果信号并传输给所述的第二信号放大单元,所述的第二信号放大单元放大接收到的编码结果信号并传输给所述的信号解码单元,所述的信号解码单元解析接收到的放大的编码结果信号并传输解析结果信号给所述的显示提醒单元,所述的显示提醒单元提醒护士所述的用户端对应的患者已输液完成。
所述的输液传感器单元包括用于检测输液管中是否还有药液即检测输液是否完成的电容传感器。
所述的显示提醒单元包括提示灯、蜂鸣器、液晶屏和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的提示灯、所述的蜂鸣器、所述的液晶屏连接,所述的单片机接收所述的信号解码单元传输的解析结果信号,所述的单片机根据解析结果信号控制所述的提示灯点亮和所述的蜂鸣器鸣叫,所述的单片机根据解析结果信号输出输液完成的所述的用户端的编号给所述的液晶屏。利用提示灯和蜂鸣器同时提醒医护人员,液晶屏上会显示用户端的编号告知医护人员哪个患者输液已完成。
所述的用户端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用户端工作与否的控制开关。用户端在一个患者开始输液时需打开控制开关,在患者输液完成后护士需关闭控制开关。
所述的护士端还设置有记忆存储单元,所述的信号解码单元传输解析结果信号给所述的记忆存储单元。在具体实施例,信号解码单元将放大的编码结果信号解析成一种存储格式的信息存储于记忆存储单元中,以便以后调阅查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3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弃混凝土加工回收的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建筑施工简易式轨道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