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间带风电运行维护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3271.6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练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洋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00;B63B43/18;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烨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间带风电 运行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维护船领域,具体为一种潮间带风电运行维护船,包括船体和伸缩气缸,所述船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船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套设有伸缩杆,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转动安装有滚轴,所述船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绞架。通过伸缩气缸收缩带动连接杆移动将弧形架上安装的L形连接柱进行拉伸,从而使得弧形架在绞架内转动,从而形成椭圆形,达到将海上风机的靠船柱进行扣住固定的效果,从而使船体保持稳定,避免受风浪影响进行水平晃动从而使船体和海上风机的基柱之间发生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护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潮间带风电运行维护船。
背景技术
潮间带是位于大潮的高、低潮位之间,随潮汐涨落而被淹没和露出的地带。根据初步估算,潮间带年平均风速可达6-7米/秒,因此潮间带中具备可以利用的风。随着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风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之一,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不仅不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能量丰富、出力稳定、利用率高,已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新方向。
现有技术中维护船在与海上风电基站靠泊时,往往由于风浪问题,船只会发生动荡,导致工作人员在登离时的安全无法保障,同时维护船可能因为动荡与海上风电基站发生碰撞刮擦,严重时甚至对海上风电基站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潮间带风电运行维护船。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潮间带风电运行维护船,具有靠泊稳定和防碰防刮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潮间带风电运行维护船,包括船体和伸缩气缸,所述船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船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套设有伸缩杆,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转动安装有滚轴,所述船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槽内腔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绞架,所述绞架内铰接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上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滚轴的形状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圆柱形,所述滚轴上固定套设有橡胶软套。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母筒和子杆,所述母筒和子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后侧开设有圆形通槽,且圆形通槽与伸缩杆和伸缩气缸之间均为紧密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连接柱与连接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架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弧形架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架组合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伸缩气缸收缩带动连接杆移动将弧形架上安装的L形连接柱进行拉伸,从而使得弧形架在绞架内转动,从而形成椭圆形,达到将海上风机的靠船柱进行扣住固定的效果,从而使船体保持稳定,避免受风浪影响进行水平晃动从而使船体和海上风机的基柱之间发生碰撞,提高实用性。
2、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伸缩杆始终保持伸展状态,从而对滚轴施加压力,对海上风机的基柱进行顶紧,提高稳定性,当船体发生垂直晃动时,通过滚轴的转动使得船体与海上风机基柱不会发生严重刮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洋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洋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3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镜片贴合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空气消毒净化等离子体发生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