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2336.7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9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吕五有;王国财;田佳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众恒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20 | 分类号: | B29C5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小径 尼龙管 校直轮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导管骨架安装在导管骨架固定板内,该导管骨架的圆心与等腰梯形定轮和“V”型动轮组成的最大管所组成的外切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同心,导管骨架固定板固定在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上,“V”型动轮固定在“V”型动轮固定板上,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装有圆形导杆,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与动轮固定板间的圆形导杆外套有弹簧,圆形导杆上有手柄旋钮,手柄旋钮下有滑套。本发明能不用更换动轮和定轮就能直接校直任意大小不同的硬直管,节省更换不同管径动轮定轮的时间,还节省了任意管径动轮定轮模具成本;从而节约了人力和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直轮组,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属于尼龙管校直定长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常见的校直轮组中,基本上均为半圆口式校直轮,对于要求不高的绝缘电线校直还能胜任,但对于不同大小管径是要求更换相适应的半圆才能适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导管骨架安装在导管骨架固定板内,该导管骨架的圆心与等腰梯形定轮和“V”型动轮组成的最大管所组成的外切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同心,导管骨架固定板固定在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上,“V”型动轮固定在“V”型动轮固定板上,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装有圆形导杆,“V”型动轮固定板装有直线轴承,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与“V”型动轮固定板间的圆形导杆外套有弹簧,“V”型动轮固定板装有与圆形导杆相适应的直线轴承,圆形导杆上有手柄旋钮,手柄旋钮下有滑套。
本实用新型能不用更换动轮和定轮就能直接校直任意大小不同的硬直管,节省更换不同管径动轮定轮的时间,还节省了任意管径动轮定轮模具成本;从而节约了人力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大管校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小管校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示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骨架3001安装在导管骨架固定板3002内,该导管骨架的圆心与等腰梯形定轮3004和“V”型动轮3008组成的最大管所组成的外切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同心,导管骨架固定板3002 固定在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3003上,“V”型动轮3008固定在“V”型动轮固定板3005上,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3003装有圆形导杆3007,“V”型动轮固定板3005装有直线轴承3009,等腰梯形定轮固定板3003与“V”型动轮固定板3005间的圆形导杆3007外套有弹簧3010,“V”型动轮固定板3005装有与圆形导杆3007相适应的直线轴承3009,圆形导杆3007上有手柄旋钮3006,手柄旋钮3006下有滑套3011。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 3008为“V”型轮,其夹角为60度角。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 3008为“V”型轮,其开口与60度角形成等边三角形,且开口大小必须大于1.732倍管半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轮 3004为等腰梯形轮,且腰与上底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大小径尼龙管校直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轮 3004为等腰梯形轮,且上底的宽度不大于最小圆管外切于圆管等边三角形的边。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再起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众恒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众恒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2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能互补能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区域复合型原位地热发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