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隧道打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7856.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5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雷瑛;段金胜;王雪君;孙嘉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02C13/06;B02C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隧道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隧道打冰机构,包括轨道车体,所述轨道车体顶端的两侧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机构、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一转动杆、限位杆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调节机构内侧的两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周侧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侧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打冰装置。有益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改进,使得装置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便于装置能够对不同的冰柱进行破碎工作,大大的提升装置打冰工作的效率,且装置还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隧道进行打冰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轨道车隧道打冰机构。
背景技术
隧道由于结构特殊,其拱顶处易结水,当处于寒冷的冬季气温在结冰点以下是,隧道拱顶处的积水就会结冰,隧道拱顶的积冰会给通过隧道的行人车辆带来安全威胁,但由于隧道拱顶一般较高,其上的积冰不易清理。
大都由人工使用高杆进行清理,费时费力,且劳动量大效率低下,现有的装置不能够对不同的冰柱进行破碎工作,仅对有一定长度的冰柱能够进行有效的清理,较厚的冰柱不能够进行清理,且装置不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隧道进行打冰工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隧道打冰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隧道打冰机构,包括轨道车体,所述轨道车体顶端的两侧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机构、支撑架、第一电机、第一转动杆、限位杆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调节机构内侧的两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周侧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一侧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打冰装置,另一侧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破碎装置,所述打冰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二电机、第二转动杆和打冰柱,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一端的周侧面均布固定有打冰柱,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固定盒、第三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一转动轴、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破碎柱和第三锥齿轮,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盒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固定盒顶端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周侧面固定有破碎柱,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周侧面均布开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部位于所述限位杆的部位均开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容积与所述限位杆的体积相匹配,且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杆的周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所述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容积与所述固定板的体积相匹配,且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凹槽在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未经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7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油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废蚀刻液电解的电解设备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