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2101.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邹波;李开伟;王鹏;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互益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6 | 分类号: | B65H75/16;B65H7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线路 整理 功能 接地线 管理 收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轴承,所述收纳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圈,并且卡圈的内壁卡接有接地线本体。该具有线路整理功能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设置有电机带动转动轴杆旋转,将接地线卡接在卡圈内,再将接地线的一端连接头插入卡槽内,启动电机即可对接地线进行整理,整理后的接地线整齐的缠绕在转动轴杆表面,该管理收纳装置具有线路整理功能,收纳装置中接地线可自动进行整理,不易由于整理不当导致接地线缠绕,方便了接地线的下次取拿,节约了浪费大量的收纳时间,装置的收纳效果较好,给接地线的收纳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线,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但是现有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现有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一般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收纳装置中接地线需要手动进行整理,容易由于整理不当导致接地线缠绕,不便于接地线的下次取拿,需要浪费大量的收纳时间,装置的收纳效果不好,给接地线的收纳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便。
2、现有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一般使用效果不好,普通的自动缠绕整理装置需要电机与轴杆一对一设置,缠绕后需要将接地线取下,才可整理下一段接地线,实际使用效果较差,操作麻烦,不便于接地线的整理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收纳装置中接地线需要手动进行整理,容易由于整理不当导致接地线缠绕,不便于接地线的下次取拿,需要浪费大量的收纳时间,装置的收纳效果不好,给接地线的收纳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便,且使用效果不好,普通的自动缠绕整理装置需要电机与轴杆一对一设置,缠绕后需要将接地线取下,才可整理下一段接地线,实际使用效果较差,操作麻烦,不便于接地线的整理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线路整理功能的接地线管理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轴承,所述收纳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圈,并且卡圈的内壁卡接有接地线本体,而且接地线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A,同时接地线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B,所述收纳箱的外壁的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而且滑块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推杆,同时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杆,并且转动轴杆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而且转动轴杆的外壁开设有卡槽,同时卡槽的内壁设置有防磨层。
优选的,所述卡圈的内表面与接地线本体的外表面完全贴合,且卡圈的形状大小与接地线本体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沿滑槽的内壁滑行,且滑块的外部尺寸与滑槽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和固定块为一体化结构,且电动推杆带动固定块进行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方形孔与转动轴杆活动连接,且电机带动转动轴杆进行转动,且转动轴杆转动的角度范围是0到360度。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壁与收纳箱固定连接,且轴承的内壁与转动轴杆固定连接,且转动轴杆通过轴承与收纳箱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互益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互益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2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