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表面抛丸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00285.8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3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梅;程大;杨慧喆;高斌强;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14;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表面 抛丸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管表面抛丸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罐体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表面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罐体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中,对钢管的抛丸更加的高效全面,另外还可以及时的对内部抛丸产生的废料进行清理,避免废料再次附着影响抛丸的效果,最后还可以适用于对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抛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管表面抛丸机构。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刺,隔膜和铁锈,抛丸机也可以针对一个部分涂层的表面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并提供一个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表面轮廓,达到强化工件的目的,抛丸机不同于喷丸机,在于这是用来降低零件的疲劳寿命增加不同的表面应力,增加了部件的强度,或防止微动。
现在的抛丸机构在对钢管表面进行抛丸处理的时候,单一性较强,不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抛丸机进行抛丸,这也就给抛丸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现在的抛丸机的抛丸效率十分的低,以及抛丸产生的废料无法及时的进行清理,这也会影响到抛丸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钢管表面抛丸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钢管表面抛丸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罐体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表面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所述罐体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伸缩杆,所述减震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表面设置有防撞板,所述罐体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叶轮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通过滚珠和叶轮体滑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罐体的侧表面且位于防护垫的上方设置有进珠口,所述罐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罐体的侧表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罐体固定连接吸尘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泵和放置腔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和罐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罐体的正面设置有合页,所述罐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罐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罐门的正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罐门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放置腔和气泵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关于罐体呈轴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撞板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环且材料为橡胶,所述固定环为两组等直径的半圆环且材料为碳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0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环境中抗压效果好的锥螺纹密封堵头
- 下一篇:超高硬度的玻璃钻套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