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自循环烧伤伤口降温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3263.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欣怡;吴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欣怡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B01D53/26;B01D49/00;A61L9/0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舜尧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循环 烧伤 伤口 降温 干燥 装置 | ||
一种封闭式自循环烧伤伤口降温干燥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壳体外的透明罩、回风管、吹风管、密封圈和弹性绑带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杀菌装置、冷却器、除湿器、风扇、散热片、电源控制器、联接管、风机和活性炭吸附盒;所述透明罩依次连接回风管、杀菌装置、冷却器、除湿器、联接管、风机、活性炭吸附盒以及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末端连接回所述透明罩以形成封闭的空气自循环降温干燥通道。本实用新型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应用前景光明。接上电源,可调节封闭自循环系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不使用敷料、药物,也不需要频繁添加冰种或更换冰袋,使用简便,综合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自循环烧伤伤口降温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病人受到局部烧伤、烫伤的情况下,伤口疼痛,容易出现渗出液、感染。当使用冰袋等冷敷时,冰袋把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下来形成水珠,水珠接触到伤口更容易感染。使用敷料对伤口进行降温方法,由于敷料直接接触伤口,渗出液很快把敷料浸湿,伤口不能保持干燥,容易引起发炎,或者敷料与伤口产生粘连。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伤口位置进行连续降温、干燥的装置,不接触伤口,还要隔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粉尘,同时还要减少伤口的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
从目前公开的相关专利来看,主要有使用冰种类、海水、水凝胶、降温化合物等,采用与伤口物理接触的方式进行降温,其缺点较明显。也有使用冰水混合物通过风扇推动外部空气经热交换冷却后,流向伤口,该方案没有对流向伤口的空气进行杀菌,可能会感染伤口,冰水混合物只能零度,不能有更低的温度,去除空气中水分的效果较差,需要更换冰水混合物,装置体积较大,安装在身上造成活动不便。
在大量对伤口治疗的设备方案中,没有同时对伤口进行干燥处置的。而对伤口干燥处理的负压类伤口治疗设备,没有降温的功能。更没有同时具备对烧伤伤口降温、干燥、与外界环境隔离的伤口治疗设备,而降温、干燥、避免外界细菌感染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所述不足,提供一种封闭式自循环烧伤伤口降温干燥装置,不接触伤口,能够隔离环境中的细菌、粉尘,对伤口降温,保持伤口处在良好的干燥、无菌状态,医生还能随时观察到伤口的状况。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闭式自循环烧伤伤口降温干燥装置,包括透明罩、回风管、杀菌装置、冷却器、除湿器、风扇、散热片、电源控制系统、联接管、风机、活性炭单元、壳体、吹风管、密封圈、弹性绑带。所述透明罩内的空气通过回风管、吹风管,与杀菌装置、冷却器、除湿器、联接管、风机、活性炭单元组成封闭的空气循环系统。
进一步地,设置有风机,推动循环系统空气流动,低温、干燥、无菌的空气经吹风管吹向伤口,且风速可调。
进一步地,设置有冷却器,降低循环系统的空气温度,且温度可调。
进一步地,设置有除湿器,降低循环系统的空气湿度,且湿度可调。
进一步地,设置有杀菌装置、活性炭吸附盒,去除自循环系统中空气的细菌、粉尘。
进一步地,设置有带密封圈的透明罩,把伤口与外界隔离,吹风管对伤口降温、干燥。
进一步地,吹风管、回风管为柔性,长度可根据活动范围大小需要而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不用敷料,与伤口无接触,还能随时观察伤口的状态。
2、使用方便,只需要选用比伤口大的透明罩扣住伤口,弹性绑定固定即可,吹风管与回风管为硅胶材料,可以任意加长、弯曲。
3、不像冰袋类冷敷会在伤口处产生冷凝水污染伤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欣怡,未经吴欣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3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