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培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90513.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16 | 分类号: | G01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数据 采集 实验 培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培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表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面滑动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箱体的另一侧表面,所述连接管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另一端通过电路并联于电路板,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另一端位于传感器的两侧位置,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位于箱体的两侧表面,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实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培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感器实验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实地书采集操作,方便工作人员掌握技术要领,进而需要使用到培训装置。
但是现有的实验培训装置结构,多是直接在平板上安装传感器,然后进行插电操作,这样不仅不利于对传感器进行安全防护,容易磕碰损坏,而且还容易造成粗乱,不利于分辨连接和未连接的传感器,实用性差,有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培训装置,通过在箱体一侧设置安装孔,进而安装连接管来定位传感器,利于安全防护,避免磕碰,同时可以拉动调节来区分连接状态,避免错乱,结合平板上的支撑杆,利于定位连接线,避免脱,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实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培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表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面滑动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箱体的另一侧表面,所述连接管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另一端通过电路并联于电路板,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另一端位于传感器的两侧位置,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位于箱体的两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表面滑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于箱体的一侧表面,通过在连接管上套接复位弹簧,可以向内顶紧复位,利于安全防护,方便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和连接管等间距连接于箱体的一侧表面,且相互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位于连接管的一端底部位置,通过在箱体一侧连接平板,利于稳定支撑,方便操作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的表面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侧面滑动安装有T型滑块,通过T型滑槽连接T型滑块,利于滑动调节位置,避免错位干涉,方便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T型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侧面设有穿线孔,通过连接支撑杆,并且设置穿线孔,利于卡接定位连接线,避免脱落,方便安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为开口通孔结构,且开口位置位于支撑杆的一侧表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箱体一侧设置安装孔,进而安装连接管来定位传感器,利于安全防护,避免磕碰,同时可以拉动调节来区分连接状态,避免错乱,结合平板上的支撑杆,利于定位连接线,避免脱。
(2)通过在连接管上套接复位弹簧,可以向内顶紧复位,利于安全防护,方便稳定。
(3)通过在箱体一侧连接平板,利于稳定支撑,方便操作使用。
(4)通过T型滑槽连接T型滑块,利于滑动调节位置,避免错位干涉,方便实用。
(5)通过连接支撑杆,并且设置穿线孔,利于卡接定位连接线,避免脱落,方便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90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工业安全交换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紧凑型单元模块化电机运行数据记录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