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脊柱弓根螺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6831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2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灿华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范礼龙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脊柱 螺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脊柱弓根螺钉,包括螺纹杆及与螺纹杆上端面相固定的钉座,所述钉座具有U型槽,所述螺纹杆上半部上还设置有贯穿螺纹杆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倾斜设置。将弓根螺钉与脊柱的骨头相互固定后,再通过固定螺钉穿过螺纹杆上的支撑孔后与骨头相互固定,可以有效避免脊柱矫正复位时弓根螺钉松弛发生回退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脊柱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脊椎固定装置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至于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脊椎固定装置通常包括连接棒、锁紧螺帽和多个弓根螺钉。在固定脊椎时,先将连接棒预先弯成冠状面上的弯曲形状,然后将弓根螺钉植入人体的脊柱,再使用连接棒连接多个弓根螺钉,随后通过蛙式复位钳等常用的压棒工具对人体脊柱实施压棒等技术,从而对人体脊柱进行校正复位,脊柱复位后通过锁紧螺帽与弓根螺钉配合将连接棒完全固定。但是在对脊柱进行矫正复位的时候,由于频繁对弓根螺钉进行动作,弓根螺钉容易发生松弛而朝后推出的回退。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新型脊柱弓根螺钉。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脊柱弓根螺钉,包括螺纹杆及与螺纹杆上端面相固定的钉座,所述钉座具有U型槽,所述螺纹杆上半部上还设置有贯穿螺纹杆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倾斜设置。将弓根螺钉与脊柱的骨头相互固定后,再通过固定螺钉穿过螺纹杆上的支撑孔后与骨头相互固定,可以有效避免脊柱矫正复位时弓根螺钉松弛发生回退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钉座包含槽底部及固定在槽底部上端面两侧的槽侧部,两个槽侧部之间形成了圆柱形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与锁紧螺帽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槽侧部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复位钳钳口配合使用的凹槽。通过设置与复位钳钳口配合的凹槽,弓根螺钉固定后对脊柱进行矫正时,通过复位钳钳口上的凸起与凹槽配合使用,复位钳从左右两侧夹紧弓根螺钉,不会干涉前后方向穿过的连接棒,大大的方便了复位钳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槽侧部上还设置有多个圆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孔上设置有固定螺纹。通过固定螺纹与固定螺钉相互配合组装,进一步的保证固定螺钉与弓根螺钉之间的组装强度,进一步避免脊柱矫正复位时弓根螺钉松弛。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底部还设置有缺口。通过设置缺口,弓根螺钉固定时,螺纹杆更容易进入到骨头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弓根螺钉与脊柱的骨头相互固定后,再通过固定螺钉穿过螺纹杆上的支撑孔后与骨头相互固定,可以有效避免脊柱矫正复位时弓根螺钉松弛发生回退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固定螺钉相互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纹杆;2、钉座;201、槽底部;202、槽侧部;203、固定槽;204、内螺纹;205、凹槽;206、圆孔;3、支撑孔;4、固定螺纹;5、缺口;6、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灿华,未经徐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68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