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悬挂引流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7514.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8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聪;胡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聪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高度 悬挂 引流 袋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悬挂引流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器、升降器,底座的四周活动连接有插销,插销的后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块,底座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器,升降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升降器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松紧螺栓,松紧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钮,旋钮旋转的同时带动松紧螺栓旋转,使得松紧螺栓能够对升降器内部的伸缩杆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扭动旋钮对伸缩杆解除限位,然后将伸缩杆调节到需要的高度,再通过扭动旋钮对伸缩杆当前的高度进行限位,使得医护人员或患者就可以方便的调节悬挂引流袋装置的高度,体现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可以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悬挂引流袋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袋一般是配合头部引流管使用的,例如,脑室内手术后的脑室引流,不同的引流袋挂放高度对于脑内压敏感,脑内引流早期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悬挂于床头,需要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为清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血肿、积液或血凝块,常规置入直径为2mm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引流组织液、血液及血性分泌物的同时也可引流部分脑脊液,调整颅内压,高度应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切口,慢性硬膜下积液或硬膜下血肿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术后接引流袋以排空囊内残留的血性液体或血凝块,调整颅内压,引流袋高度低于创腔,血肿腔引流管用于降低颅内压,排出颅内积血,引流袋放在床旁,低于穿刺部位20cm,如血肿腔破入脑室,为防止颅内压过低,引流袋最高点高于穿刺点15~20cm,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颅内感染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及脑脊液漏等疾病,通过腰池引流管引流脑脊液,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缓解脑血管痉挛,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需严格控制引流的速度,避免引流过量,引流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20cm为佳,或根据每天引流量调节高度。
现有的悬挂引流袋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现有的悬挂引流袋装置无法方便的固定在不同的病床之上,使得医护人员或患者使用时及其不便,且现有的悬挂引流袋装置在需要无法根据医护人员或患者的需要方便的调节悬挂引流袋装置的高度。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悬挂引流袋装置,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悬挂引流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方便的进行固定和不能方便的调节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悬挂引流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器、升降器,所述底座的四周活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后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嵌入连接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内部两侧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钮一,所述螺杆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升降器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松紧螺栓,所述松紧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钮二,所述升降器的外壁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插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环。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四周嵌入连接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吊杆。
优选的,底座的底端四周嵌入连接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折叠万向轮是由折叠万向轮顶部中间的固定螺栓,折叠万向轮底端的固定块和固定块中间底部的万向轮共同组合而成的。
优选的,所述升降器是由升降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升降器顶部一侧的松紧螺栓和松紧螺栓一侧的旋钮二共同组合而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聪,未经李成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7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板链接装置
- 下一篇:电子体温计显示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