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推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6853.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姜光辉;孙健;赵爽;金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5/10 | 分类号: | C03B35/1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孙智慧 |
地址: | 255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推瓶机 | ||
一种伺服推瓶机,属于玻璃机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X轴平台(3)下部安装在下部平台(2)的直线导轨上,沿下部平台(2)的直线导轨在X轴方向往复移动,Y轴平台(5)安装在X轴平台(3)上部的直线导轨上,沿X轴平台(3)的直线导轨在Y轴方向往复移动,X轴平台(3)、Y轴平台(5)的下部一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机构;Y轴平台(5)上部通过抬臂驱动机构(6)转动连接提升臂组件(7),提升臂组件(7)外端部连接与X轴平台(3)平行设置的推杆(8)。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三轴独立伺服驱动,推瓶稳定性好,位置精度高,解除了推瓶与跟瓶动作的速度限制,满足了高机速运行的需求。
技术领域
一种伺服推瓶机,属于玻璃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玻璃制品生产厂家对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集中化大规模生产模式的需求,以及产品轻量化新工艺的推广,制品生产规模、生产速度、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制品从横向输瓶机进入退火炉的过程中,由于两个输送链运行方向为90°,而且运行速度有差别,并且两个输送链之间有过渡板。制品在从横向输瓶机进入过渡板时,运动的输送链与静止的过渡板会分别摩擦制品底平面的局部,引起制品自身不规则的旋转,再在推杆推动下形成滚动和倾倒现象,同样,制品在从过渡板进入退火炉时亦出现相同现象。
国内现有推瓶机的推瓶动作与跟瓶动作由一个电机驱动,当生产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横向输瓶机输送链速度相应提高,现有推瓶机很难保证在跟上横向输瓶机速度的同时,稳定的将玻璃制品推到退火炉输送链上,出现漏瓶、倒瓶的现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将玻璃容器稳定准确的由横向输送机推送至退火炉网带,避免玻璃容器滚动、倾倒和遗漏的伺服推瓶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伺服推瓶机,包括机架与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部导轨、下部平台、X轴平台、Y轴平台和提升臂组件,X轴平台下部安装在下部平台的直线导轨上,沿下部平台的直线导轨在X轴方向往复移动,Y轴平台安装在X轴平台上部的直线导轨上,沿X轴平台的直线导轨在Y轴方向往复移动,X轴平台、Y轴平台的下部一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机构;Y轴平台上部通过抬臂驱动机构转动连接提升臂组件,提升臂组件外端部连接与X轴平台平行设置的推杆,下部平台底部安装在底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X轴平台、Y轴平台的下部一侧分别设有一组驱动机构,伺服推瓶机的前后与左右,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动作由X轴平台、Y轴平台两个平台分别实现控制驱动,解除了推瓶与跟瓶动作之间的关联,使推瓶与跟瓶动作的速度均可单独控制调节,从而保证在高速生产时既能跟上横向输瓶机的速度,又能将玻璃瓶稳定的推送至退火炉内,不至于因跟瓶速度提高,导致推瓶速度太快,引起瓶子倾倒。
优选的,一组驱动机构安装在下部平台上,且其上部与X轴平台底部连接,另一组驱动机构安装在X轴平台上,且其上部与Y轴平台底部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为同步带驱动机构,同步带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减速机一、两组带轮、同步带和连接块组件,伺服电机一通过减速机一连接两组带轮中的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从动带轮,连接块组件固定在同步带上。
连接块组件固定在同步带上,伺服电机一通过减速机一驱动主动带轮转动,带动同步带上的连接块组件前后运动,一台推瓶机需要两个同步带驱动机构,一个安装在下部平台上,连接块组件与X轴平台连接固定,带动X轴平台前后运动,另一个安装在X轴平台上,连接块组件与Y轴平台连接固定,带动Y轴平台前后运动。
所述的抬臂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减速机二、曲柄组件与连杆组件,抬臂驱动机构安装在Y轴平台上,连杆组件上部通过关节轴承与提升臂组件铰接,抬臂驱动机构与提升臂组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连杆组件下部连接曲柄组件,并与曲柄组件形成曲柄连杆机构,曲柄组件一侧通过减速机二连接伺服电机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6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生物打印的打印喷头
- 下一篇:包装膜加工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