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接缝处防水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6479.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8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利;董鹏;朱信群;彭慈银;葛飞;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8;E04B1/66;E04B1/7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预制 外墙 接缝 防水 保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接缝处防水保温结构,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现浇楼板层、保温层和外墙保护层,所述现浇楼板层的底部安装有预制折叠板,所述现浇楼板层上设置有凸榫,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和现浇楼板层为隼接,所述凸榫顶部的两端和钢筋混凝土外墙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两个所述橡胶止水带之间填充有第一高强无收缩灌浆,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墙的内部开设有滴水线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空腔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并通过构造措施防水的方法,能有效阻止水的毛吸作用,设计合理,工艺简单,造价低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处出现渗透,不保温等问题,同时也减轻了后期维护的费用和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接缝处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在我发展的历史较短的缘故,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装配式建筑的缺点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隔音效果差,抗渗透效果差,耐久性差,缺乏良好的保温效果,甚至连接不牢固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师的努力,防水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在的防水一般从防水构造措施、材料措施、结构措施入手。构造措施一般用空腔防水,空腔材料结合防水、材料防水。由于空腔防水的效果与理论有一定差距,难以有效的阻止水的毛吸作用,使用存在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接缝处防水保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腔防水的效果与理论有一定差距,难以有效的阻止水的毛吸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接缝处防水保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接缝处防水保温结构,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现浇楼板层、保温层和外墙保护层,所述现浇楼板层的底部安装有预制折叠板,所述现浇楼板层上设置有凸榫,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和现浇楼板层为隼接,所述凸榫顶部的两端和钢筋混凝土外墙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两个所述橡胶止水带之间填充有第一高强无收缩灌浆,所述钢筋混凝土外墙的内部开设有滴水线槽,所述滴水线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滴水线槽之间安装有第一止水胶塞,所述凸榫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截水凹槽,所述截水凹槽的侧面固定有建筑密封胶塞,所述凸榫远离截水凹槽的侧面固定有快易收口网,所述保温层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外墙的侧面,所述外墙保护层固定在保温层的侧面,所述外墙保护层的上开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止水胶塞和第二高强无收缩灌浆,所述第一缝隙的侧面固定有挡水板,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的内部固定有聚乙烯泡发条和第三高强无收缩灌浆。
优选的,所述凸榫上固定有墙体纵筋,所述墙体纵筋的顶部固定有钢筋连接套,所述钢筋连接套与钢筋混凝土外墙固定。
优选的,所述钢筋连接套贯穿第一高强无收缩灌浆并与第一高强无收缩灌浆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止水胶塞和建筑密封胶塞均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外墙和凸榫之间。
优选的,所述挡水板采用非金属高密度材料,所述挡水板的长度至少为第一缝隙的三倍。
优选的,所述凸榫的纵截面为梯形,两个所述凸榫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6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