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压铸的三板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4276.8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岗;李东波;王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烨汽配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 三板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铝压铸的三板模模具,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叠放的下模座、上模座和上模固定板,下模芯上端位于模腔中部设有分流锥,分流锥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多条辅助流道,每条辅助流道均与模腔相连,上模座中部设有浇注套,浇注套下部穿过上模芯并套在分流锥外侧,上模固定板内安装有料筒,上模固定板下端设有连接料筒和浇注套的过渡流道,下模座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挂钩,上模座的两侧各嵌入安装有一卡块,卡块与上模座之间安装有弹簧,卡块下部的外侧设有下斜坡,挂钩上部设有与下斜坡相配的上斜坡。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产品成型的合格率,通过三板模结构二次分型,有效的实现开模过程中压铸浇口和流道的自然拉断分离,减少后续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铝压铸的三板模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铸模均为动模+定模的两板模结构,但对于必须采用中心进料结构的产品,由于进料方式受限,会导致进料面积或压铸充满度不能达到设计需求,易造成压铸成型后产品的合格率低,同时针对中心进料的两板模模具,每次上机生产需进行压铸机的升档,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铝压铸的三板模模具,大大提高了产品成型的合格率,通过三板模结构二次分型,有效的实现开模过程中压铸浇口和流道的自然拉断分离,减少后续去浇口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铝压铸的三板模模具,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叠放的下模座、上模座和上模固定板,所述的下模座与上模座之间安装有下模芯和上模芯,该上模芯与下模芯之间设有环状的模腔,所述的下模芯上端位于模腔中部设有分流锥,该分流锥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多条辅助流道,每条辅助流道均与模腔相连,所述的上模座中部设有浇注套,该浇注套下部穿过上模芯并套在分流锥外侧,所述的上模固定板内安装有料筒,该上模固定板下端设有连接料筒和浇注套的过渡流道,所述的下模座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挂钩,所述的上模座的两侧各嵌入安装有一卡块,该卡块与上模座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卡块下部的外侧设有下斜坡,所述的挂钩上部设有与下斜坡相配的上斜坡,所述的上模固定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导向压板,该导向压板呈U形板状结构,所述的挂插入到导向压板的开口内,所述的导向压板内侧位于开口的两端各设有一引导凸起,该引导凸起呈等腰梯形块状结构,所述的上模固定1后端并排设有两个钩状的拉板,所述的上模座后端设有与拉板相配的滑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模座下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模脚,两个模脚之间安装有上下滑动的顶针板,所述的顶针板上端设有多个插入到模腔的顶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两个模脚下端安装有一底板,该底板下端安装有可拆卸的顶板,所述的下模座内设有多个插入到模腔的孔位成型镶件,每个孔位成型镶件与顶板上端之间均通过支撑杆相连。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模座与上模座围绕着下模芯和上模芯布置有若干个抽芯装置,该抽芯装置包括滑块座、抽芯块和油缸,所述的滑块座滑动安装在下模座上,该滑块座靠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抽芯块,所述的滑块座的另一侧与下模座外侧安装的油缸相连,若干个抽芯装置的抽芯块拼接围成一个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模固定板上端的四个角落处均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上下滑动的顶块,所述的顶块下端穿过凹槽底面和上模固定板下端面,所述的凹槽上端的开口处通过盖板封住,该凹槽内位于盖板与顶块之间安装有弹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铝压铸的三板模模具,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通过过渡流道和浇注套的设置改变了浇口位置,使进浇口位于模具中部,铝液通过分流锥和辅助流道较为均匀的分流,保证了浇口面积和重量间的比例,并且有效降低了铝液充满度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成型的合格率;
2、通过三板模结构二次分型,有效的实现开模过程中压铸浇口和流道的自然拉断分离,减少后续去浇口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烨汽配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烨汽配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4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