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机型适用的双侧循环碾压式航空轮胎拆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23703.0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王海东;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
| 主分类号: | B60C25/05 | 分类号: | B60C25/05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苗颖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型 适用 循环 碾压 航空 轮胎 拆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机型适用的双侧循环碾压式航空轮胎拆卸装置,包括轮胎支撑装置、轮胎驱动装置、压胎装置、液压泵站和电机控制柜,轮胎支撑装置包括伸出梁、联轴器、第一油缸、油缸外套、滑轨、伸出梁升降机构,轮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电机减速机、皮带轮、驱动轮移动机构,压胎装置包括前压轮、后压轮、下压机构、压缩机构、固定座。轮胎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被脱轮胎,并调整被脱轮胎的高度,轮胎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被脱轮胎转动,压胎装置实现轮胎与轮毂的分离。采用驱动轮驱动轮胎转动,将前、后压轮同时设计在一根轴上,转动时实现前、后压轮装置相对运动,两侧同时压胎,与一个压轮单侧压胎方式相比,减少了50%的工作行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扒胎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型适用的双侧循环碾压式航空轮胎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航空轮胎拆卸装置采用传统的四点式扒胎器,这种形式的扒胎器体积大,比较笨重,需要多人配合完成扒胎过程,此类扒胎器不具有便携性,且可操作性差。除上述局限外,传统扒胎器还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一款扒胎器只能针对一种型号的轮胎进行扒胎,而且均为单侧压胎,通用性差,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机型适用的双侧循环碾压式航空轮胎拆卸装置,克服传统扒胎器只能单侧扒胎、人工扒胎所导致的扒胎效率低、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机型适用的双侧循环碾压式航空轮胎拆卸装置,包括轮胎支撑装置、轮胎驱动装置、压胎装置、液压泵站和电机控制柜,所述轮胎支撑装置包括伸出梁、联轴器、第一油缸、油缸外套、滑轨、伸出梁升降机构,所述伸出梁的一端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第一油缸,所述联轴器、第一油缸设置在油缸外套内部,所述油缸外套连接伸出梁升降机构,所述伸出梁升降机构驱动油缸外套在滑轨上做升降运动,所述轮胎放置在伸出梁上;所述轮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电机减速机、皮带轮、驱动轮移动机构,所述驱动轮通过皮带轮连接电机减速机,所述驱动轮、电机减速机、皮带轮均设置在驱动轮移动机构上,所述驱动轮移动机构带动驱动轮到与轮胎接触的位置;所述压胎装置包括前压轮、后压轮、下压机构、压缩机构、固定座,所述下压机构、压缩机构均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前压轮和后压轮均固定在下压机构上,所述下压机构驱动前压轮和后压轮转到水平位置,所述前压轮和后压轮均与压缩机构连接,所述压缩机构驱动前压轮和后压轮相向运动,压缩轮胎。
优选的,所述轮胎支撑装置还包括轮胎更换机构,所述轮胎更换机构包括套管、前止挡、后止挡、前圆锥滚子轴承、后圆锥滚子轴承、锁紧螺钉、挡片,所述套管套在伸出梁上,所述后止挡、后圆锥滚子轴承、前圆锥滚子轴承、前止挡依次套在套管上,所述挡片和锁紧螺钉设置在伸出梁另一端部。
优选的,所述伸出粱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油缸、横梁、耳板,所述两个第二油缸的伸缩轴端部分别和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耳板固定在横梁下方,所述耳板上开孔,所述油缸外套穿过耳板上的孔。
优选的,还包括卸轮胎螺钉装置,所述卸轮胎螺钉装置包括两个轴承、轴承外壳、两个轴承端盖、套管扳手组,所述两个轴承固定在油缸外套上,所述轴承外壳与两个轴承过渡配合,所述两个轴承端盖分别固定在轴承外壳的两端,所述套管扳手组通过螺钉与轴承外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移动机构包括底座、两个支架、两个滑轨、滑板、第三油缸,所述两个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两个滑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上,所述滑板设置在两个滑轨上,所述第三油缸通过铰链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三油缸伸缩轴通过铰链连接滑板,所述电机减速机和驱动轮固定在滑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支腿、轴承座、平板,所述两个支腿之间横向连接平板,所述轴承座固定在两个支腿的顶部,所述两个支腿均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四油缸、连杆、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两端固定在轴承座里,所述第四油缸的伸缩杆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花键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3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坡口机减速进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带桩尖管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