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倒角机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15068.1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颜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倒角 夹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双面倒角机夹持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设有支架,所述工作台上端面设有第一夹持块,所述支架上部设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支架竖直滑动配合,所述支架侧部设有驱动第二夹持块沿支架滑动的驱动部。采用该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倒角机夹持器。
背景技术
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传动动力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与变速箱、驱动桥一起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产生驱动力。传动轴是由轴管、伸缩套和万向节组成,伸缩套能自动调节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距离的变化。万向节是保证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两轴向夹角的变化,并实现两轴的等角度传动。
在传动轴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轴管进行倒角。倒角指的是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斜面的加工。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现有技术中,轴管在加工时一般两端都需要进行倒角,在倒角时需要对其进行两次夹持,导致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面倒角机夹持器,采用该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面倒角机夹持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设有支架,所述工作台上端面设有第一夹持块,所述支架上部设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支架竖直滑动配合,所述支架侧部设有驱动第二夹持块沿支架滑动的驱动部。
采用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工作台用于与机床等机构连接。在需要对轴管进行倒角时,将轴管放置到第一夹持块上,然后启动驱动部,驱动部带动第二夹持块向下滑动直到第二夹持块与轴管接触,即通过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完成对轴管的夹持。本方案中,是对轴管的中部进行夹持,从而可以同时对轴管的两端进行倒角而不会产生干涉。即本装置只通过一次夹持就可以同时对轴管的两端进行倒角,避免了反复夹持,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驱动部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中部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设有通槽,第二夹持块设有凸起,凸起卡入通槽内且能沿通槽滑动。
进一步,第一夹持块设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块设有第二夹持槽。
进一步,第一夹持槽横截面为半圆形,第二夹持槽横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杆,支架上部设有通孔,连接杆穿过通孔且与通孔滑动配合,连接杆端部与第二夹持块固接。
进一步,驱动杆与支架连接处设有扭簧。
进一步,驱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设有所述通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端部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的端部设有限位槽,第二连杆端部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倒角机夹持器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倒角机夹持器第二夹持块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倒角机夹持器驱动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支架2、驱动杆3、扭簧4、第二夹持块5、第一夹持槽6、第二夹持槽7、通孔8、连接杆9、凸起10、第一连杆11、销轴12、第二连杆13、通槽14、限位槽15、限位块16、第一夹持块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5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