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年人起身助力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8542.4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昕;刘亮;任立志;李岩松;魏永棋;吴发敏;于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A61G5/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年人 起身 助力 轮椅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老年人起身助力轮椅,属于助老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辅助起身轮椅助力装置,包括轮椅、动力机构、直线电机、电源、电机固定安装支架、处理器、助力支架、固定架、腋下支撑架、靠背调节机构、调节靠背、滑轨、T型螺母、前轮高度调节机构、小车轮调节支架、小车轮安装支架、连杆机构、支撑杆;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适合老年人起身的轮椅,适合老人从轮椅上进行起身,并且辅助设施过度平缓不存在简单粗暴的动作,防止给老人造成伤害;同时通过多个可调节机构的辅助,使轮椅适合更多体型不同的老年人,提高了轮椅的适用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老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辅助起身轮椅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太仓远杰机械制品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助力轮椅 (CN201921667797.5)虽然该装置能帮助老人完成站立,但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同时对上肢机能有较高要求。医学研究显示,老年人的手部力量下降16%~40%,臂力下降50%。因此,长期采用该方式助力起身将会加快上肢肌肉的磨损。
通过电机驱动,不以人力为主要施力的助力方式,其主要形式是采用可翻转的座椅椅面,随着椅面转角的不断加大,迫使人体重心前移并逐步靠近脚掌,同时腿部肌力变大。这种助力方式虽然间接分担大腿受力,但当椅面转至极限角度时,人体重心还未完全落入脚掌的投射位置,故仍须老人自身完成剩余动作,对于那些肢体肌力不足或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老人则辅助效果不明显。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迫切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便于老年人起身的轮椅,解决目前市面上起身助力轮椅所存在的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老年人起身助力轮椅,其特征是:包括:轮椅、动力机构、处理器、助力支架、靠背调节机构、前轮高度调节机构及连杆机构;
所述轮椅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处理器、助力支架、靠背调节机构、前轮高度调节机构及连杆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包括直线电机、电源及电机固定安装支架;
其中直线电机及电源均通过电机固定安装支架设置在轮椅上,且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助力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包括固定架及腋下支撑架;
其中固定架设置在轮椅的扶手上,且固定架上设置一个以上圆孔,所述圆孔纵向排列,腋下支撑架上设置有与圆孔配合的凸起,腋下支撑架通过凸起设置在固定架上;
所述靠背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靠背、滑轨及T型螺母;
其中滑轨的数量为两条,且滑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轮椅靠背的位置,调节靠背上固定设置有与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T型螺母;
所述前轮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包括小车轮调节支架及小车轮安装支架;
其中小车轮调节支架固定设置在轮椅前部,且小车轮调节支架上设置有纵向排列的若干安装通孔,小车轮安装支架设置有与小车轮调节支架上通孔相互配合安装的凸起,小车轮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小车轮;
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包括两根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一端与轮椅铰接,另一端与轮椅的扶手铰接,且后侧的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滑槽,滑槽上的滑块与直线电机的输出轴铰接。
所述处理器使用的单片机为MCS51单片机。
所述滑轨为2020铝型材滑轨。
所述支撑杆为2020铝型材杆。
所述直线电机的扭矩推速为12mm/s,行程200mm,推力100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8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录音功能的电话交换机
- 下一篇:三转子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