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面泵浦合束器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2351.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伦;张辉;李智贤;付敏;王泽锋;王小林;许晓军;陈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周达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面 泵浦合束器 制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端面泵浦合束器制作装置,包括两个基座、两根套管以及若干金属扭转帽;两基座左右对称设置,两基座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分别用于固定支撑两根套管;两根套管的结构相同,套管的内部设有多个孔道,待合束的光纤束中的光纤分别从孔道中穿过;所述套管的中段管壁上设有螺纹,用于螺接中部通孔内壁上设有与套管上螺纹相匹配内螺纹的第一金属扭转帽,通过控制套管上螺接第一金属扭转帽的个数实现对光纤束扭转角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其实现对各种规格端面泵浦合束器的光纤束扭转角度精确控制,极大增加了光纤合束器制作的可重复性,有利于提高合束器耦合效率,从而提高合束器可承载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合束器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面泵浦合束器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以其体积小、结构稳定、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工业加工、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光纤激光器其输出功率也随着光源亮度的提高以及输出光纤的尺寸增加而增加。光纤合束器作为光纤激光器全光纤结构的关键无源器件之一,能够将多路泵浦/信号光汇聚到一路光纤中实现输出,极大地提升光纤激光器地承载功率。
目前市面上制作端面合束器的方法分为两种:套管法和扭转法。其中,扭转法制作端面泵浦/信号合束器的困难在于光纤组束复杂,扭转过程极其依赖操作人员手法,扭转角度无法准确控制,光纤束泵浦效率存在差异,合束器的性能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扭转法制作光纤合束器时光纤组束困难,扭转角度凭借操作人员经验、无法准确设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端面泵浦合束器制作装置,其实现对各种规格端面泵浦合束器的光纤束扭转角度精确控制,极大增加了光纤合束器制作的可重复性,有利于提高合束器耦合效率,从而提高合束器可承载功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端面泵浦合束器制作装置,包括两个基座、两根套管以及若干金属扭转帽;金属扭转帽中部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两基座左右对称设置,两基座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分别用于固定支撑两根套管;两根套管的结构相同,套管的内部设有多个孔道,待合束的光纤束中的光纤分别从孔道中穿过;所述套管的中段管壁上设有螺纹,用于螺接中部通孔内壁上设有与套管上螺纹相匹配内螺纹的第一金属扭转帽,通过控制套管上螺接第一金属扭转帽的个数实现对光纤束扭转角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基座结构相同,各基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前段部分为截面与金属扭转帽外轮廓相适应的第一凹槽,凹槽的后段部分为截面与套管外轮廓相适应的第二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扭转帽包括第一金属扭转帽和第二金属扭转帽,第二金属扭转帽的中部通孔内壁光滑,即没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内部孔道的数目与待制作的端面泵浦合束器其泵浦臂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两基座左右对称设置,两基座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待合束的光纤束中的光纤分别从两套管的孔道中平直穿过。在各基座中,整个第一凹槽中填设有金属扭转帽,其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金属扭转帽,其余为第二金属扭转帽;套管的后段置于基座的第二凹槽中,第一凹槽中填设的金属扭转帽套装在套管的中段,其中套管上的螺纹与第一金属扭转帽的内螺纹螺接,套管的前段伸出基座之外。套管上螺纹以及第一金属扭转帽的内螺纹的螺纹间隔与螺纹圈数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套管穿过单个第一金属扭转帽之后实现套管内光纤束扭转一定的角度。调节第一凹槽中第一金属扭转帽的数量,能够实现光纤束不同的扭转角度的调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扭转帽均为正六边形磁力金属扭转帽,所述基座均为金属基座。所述套管为塑料圆形套管。第二凹槽为半圆形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径与套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为梯形凹槽,第一凹槽的尺寸与正六边形磁力金属扭转帽的外形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2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