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脑卒中救护车的防辐射铅帘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4589.4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杜潇;郑波;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何媛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脑卒中 救护车 防辐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脑卒中救护车的防辐射铅帘,至少包括铺设于床板上的第一铅帘以及可折叠的两个第二铅帘,所述第一铅帘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固定有折叠状的第二铅帘,所述第二铅帘的端部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皆固定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间可穿设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新颖,与检查床为分体式结构,通过筒状结构对患者进行360°防护,并且本实用新型中上方的铅帘采用了两段式结构,通过两个可折叠的第二铅帘可以高效的将患者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围成的筒体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脑卒中救护车的防辐射铅帘。
背景技术:
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护车内部比较宽敞,使救护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去往医院的途中对患者进行救护处理。现代救护车内还携带了大量的绷带和外敷用品,可以帮助止血、清洗伤口、预防感染。车上还带着夹板和支架用来固定病人折断的肢体,并避免病人颈部和脊椎的伤害加重。车上也备有氧气、便携式呼吸机和心脏起搏除颤器等。
考虑到脑卒中患者的特殊性,往往在救助脑卒中患者的救护车上加装CT装置,以便于对患者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其中,防辐射铅帘是一种CT检查过程中常见的医疗设备,然而现有的防辐射铅帘,一方面,仅罩在患者的前面,对患者进行180°防护,无法防护患者的背后;另一方面,现有的铅帘多与检查床为固定式结构,不方便进行更换,继而降低了铅帘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脑卒中救护车的防辐射铅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用于脑卒中救护车的防辐射铅帘,至少包括铺设于床板上的第一铅帘以及可折叠的两个第二铅帘,所述第一铅帘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固定有折叠状的第二铅帘,所述第二铅帘的端部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皆固定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间可穿设有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铅帘上还开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条形槽,所述移动块的下方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与条形槽为配合结构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槽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铅帘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弹性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上方的弧形板的顶部设置有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巧妙的设计了位于底部的第一铅帘以及固定在第一铅帘上方的两个第二铅帘,通过将两个第二铅帘固定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铅帘以及第二铅帘围成筒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对患者进行360°防护,继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铅帘皆设置呈折叠状结构,继而方便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
2、本实用新型首先使患者坐在第一铅帘的中部,接着将脚伸入底部的第二铅帘中,然后,将头部穿过顶部的第二铅帘以及弧形板并放置于枕头上,接下来,医护人员拉动两个第二铅帘,并通过固定螺栓将两个第二铅帘固定,最终高效的将患者固定于本实用新型围成的筒体中。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铅帘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弹力绳,通过弹力绳可以快速的分离本实用新型与检查床,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本实用新型。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新颖,与检查床为分体式结构,通过筒状结构对患者进行360°防护,并且本实用新型中上方的铅帘采用了两段式结构,通过两个可折叠的第二铅帘可以高效的将患者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围成的筒体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人民医院,未经雅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4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