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修井作业管杆长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1630.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周滕凯;刘宇航;吴永宽;李立春;苏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6 | 分类号: | G01B2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5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304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业 长度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修井作业管杆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缠绕封闭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的动力装置,链条上设置有拖运小车,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支架中部,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支架一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测量钻/修井作业管杆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机械化修井作业设备,尤其是一种钻/修井作业管杆长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于各种管杆长度的测量要求非常严格,这关系到管杆下入到井中的深度准确性,深度错误将可能导致油井报废、井下事故等严重后果。
目前,在测量管杆作业时,主要采用钢卷尺或皮尺,由记录员、测量员等进行配合作业。
所以管杆测量作业的缺点是:
1、需要两人以上进行配合。
2、人工读取皮尺的方法会带来人为的读数误差。
3、由人工读取后需要人工进行计算机输入,易产生错误。
4、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占用人力资源多。
5、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大趋势下,对管杆长度的测量要求实现自动化,所以传统的人工测量的方法已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测量钻/修井作业管杆长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钻/修井作业管杆长度测量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缠绕封闭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的动力装置,链条上设置有拖运小车,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支架中部,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支架一端。
优选的,拖运小车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链条两端。
优选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动力装置为变频防爆电机。
优选的,测量装置还包括管杆存储箱,管杆存储箱上设置有出口,管杆存储箱内对应出口处设置有动力托辊,动力托辊上放置有管杆,固定支架固定在管杆存储箱出口一侧,第二传感器架设在管杆存储箱出口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作业,减少测量员两名;
2、无需人工读取数据,不会产生人为误差;
3、无需人工进行计算机输入,不会产生输入错误;
4、计数、统计、分析全部由系统完成;
5、管杆长度的测量完全自动化实现,即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作业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失误对井场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轨迹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轨迹图2;
附图标记如下:
101、第一传感器;102、第二传感器;103、拖运小车、104、第二链轮;105、链条;106、动力装置;107、固定支架;108、第一链轮;109、管杆;110、动力托辊;111、管杆存储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1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智能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行程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