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内变距移料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5431.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5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诚;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38 | 分类号: | B65B35/38;B65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内变距移料 模组 | ||
1.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1)、驱动件(2)、联动杆(3)、若干取料组件(4)以及若干推环(5),所述安装基座(1)上设有若干导向杆(6),若干所述取料组件(4)直线阵列地设于导向杆(6)上,位于末端的所述取料组件(4)固定设置,其他所述取料组件(4)可滑动设置,所述驱动件(2)设于安装基座(1)的一端且与首端的取料组件(4)驱动连接,若干所述推环(5)均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杆(6)上,若干所述推环(5)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取料组件(4)之间,若干所述取料组件(4)通过联动杆(3)单向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3)的首端与首端的所述取料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3)对应中部的若干取料组件(4)设有第一凸起(31),若干所述第一凸起(31)以沿首尾方向逐渐递增的阶梯形式分布,所述联动杆(3)以若干第一凸起(31)与中部的若干取料组件(4)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若干所述取料组件(4)的侧面均设有第一限位槽(411),所述第一限位槽(411)与联动杆(3)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首端与安装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7)的末端与末端的取料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7)与除末端外的其他所述若干取料组件(4)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上对应除末端外的其他所述取料组件(4)设有若干第二凸起(71),若干所述第二凸起(71)以沿首尾方向逐渐递减的阶梯形式分布,所述限位杆(7)以若干第二凸起(71)与除末端外的其他所述若干取料组件(4)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除末端外的其他所述取料组件(4)的侧面均设有第二限位槽(412),所述第二限位槽(412)与限位杆(7)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4)包括分料板(41)、压块(42)、气嘴(43)、吸头(44)以及缓冲件(45),所述分料板(41)内设有安装通道(413),所述气嘴(43)可活动地设于该安装通道(413)内,所述压块(42)设于分料板(41)的顶端,所述气嘴(43)设于压块(42)的顶端,所述缓冲件(45)设于气嘴(43)与压块(42)之间,所述压块(42)、气嘴(43)、吸头(44)三者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基板(11)、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设于基板(11)的首端,若干所述导向杆(6)设于安装板(12)上,所述驱动件(2)设于安装板(12)的外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设有四个,所述分料板(41)的端面上对应四个导向杆(6)设有导孔(4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内变距移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端面上对应气嘴(43)设有避让通槽(111),所述气嘴(43)贯穿避让通槽(111)与气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5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池防腐墙面
- 下一篇:一种发热丝部件自动剪切及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