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混流微气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02003.6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舸;张伟军;范成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尔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F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钟火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有机 废气 混流微 气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混流微气泡装置,包括微气泡处理塔,至少一混流器以及与混流器数量对应的微气泡发生单元;所述混流器设置在微气泡处理塔内,所述混流器的上端面与微气泡处理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微气泡发生单元设置在混流器的上表面。它的优点是微气泡处理塔内的废气在外部风机压力作用下往上流动,混流器使得废气的气流均匀,与微气泡发生单元产生的微气泡混合更为充分;由于微气泡处理塔内未设混合电机,避免了因微气泡发生时产生的水汽造成电机受潮,减少装置故障发生点,安装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混流微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处理有机废气的微气泡装置包括微气泡处理塔,微气泡处理塔内设有微气泡发生器和电机,电机的主轴设有扇叶,微气泡发生器能够产生微气泡,电机带动扇叶转动使得微气泡处理塔内废气与微气泡混合,由于微气泡处理塔内会产生水汽,水汽容易与电机接触,电机容易受潮,电机容易损坏,为避免电机受潮,有技术添加了压缩空气系统,使电机内部保持正压,这种方案增加了安装和维护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混流微气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混流微气泡装置,包括微气泡处理塔,至少一混流器以及与混流器数量对应的微气泡发生单元;所述混流器设置在微气泡处理塔内,所述混流器的上端面与微气泡处理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微气泡发生单元设置在混流器的上表面。
一种优选方案是是所述混流器为筒状结构,圆锥结构或者平面结构,所述混流器的外壁贯穿有通孔。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微气泡发生单元包括微气泡发生器,管道和水泵,所述管道的一端与微气泡发生器连通,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微气泡发生器位于混流器的正上方。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混流器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微气泡处理塔的内壁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环以及沿支撑环外壁向外延伸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环与混流器的下端面固定或可拆式连接,所述支撑片的外端与微气泡处理塔的内壁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微气泡处理塔的外壁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靠近混流器且位于对应的混流器上方,所述检修口内设有用于盖住检修口的密封盖。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混流器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混流器相间设置在微气泡处理塔内。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微气泡处理塔内的废气在外部风机压力作用下往上流动,混流器使得废气的气流均匀,与微气泡发生单元产生的微气泡混合更为充分;由于微气泡处理塔内未设混合电机,避免了因微气泡发生时产生的水汽造成电机受潮,减少装置故障发生点,安装维护成本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混流器和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微气泡发生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尔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尔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2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航天器分离或运动部位的多层隔热组件
- 下一篇: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