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合一式布置结构的减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5620.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许艳利;韩启锋;卞国胜;殷其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H02K7/116;H02K5/20;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孙盼盼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式 布置 结构 减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合一式布置结构的减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机、输入轴、输入轴小齿轮、中间轴、中间轴大齿轮、中间轴小齿轮、差速器和差速器大齿圈;所述电机的定子固定在箱体的内部并位于箱体输入侧,所述箱体输入侧内部设有水道,电机动力输入轴同轴设有输入轴小齿轮,所述输入轴小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啮合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有中间轴小齿轮和中间轴大齿轮,所述中间轴大齿轮与输入轴小齿轮啮合,所述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上的差速器大齿圈啮合。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内通过在电机的安装位置的内部设有水道,有利于电机运转过程中进行散热,提高减速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合一式布置结构的减速箱。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倡导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措施。汽车减速箱和电机的二合一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对比与之前的分体式减速箱和电机搭配的方案,二合一式的箱体具备优良的性能,对其内部箱体的结构布置提出更高地要求,在减速箱具备同等功能的基础上,减速箱和电机的二合一势必增加内占用的安装空间,而且电机的散热性能不好,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布置减速箱箱体内的结构,来减小减速箱箱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合一式布置结构的减速箱,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速箱的布置结构的轴向距离短,结构简单,成本较低,NVH较好,能够提升整车的轻量化。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二合一式布置结构的减速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机、输入轴、输入轴小齿轮、中间轴、中间轴大齿轮、中间轴小齿轮、差速器和差速器大齿圈;所述电机的定子固定在箱体的内部并位于箱体输入侧,有效的保证支撑和固定电机的运转;所述箱体输入侧内部设有水道,水道的设置便于电机运转过程中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动力输入轴同轴设有输入轴小齿轮,所述输入轴小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啮合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有中间轴小齿轮和中间轴大齿轮,所述中间轴大齿轮与输入轴小齿轮啮合,所述中间轴小齿轮与差速器上的差速器大齿圈啮合。
优选地,靠近电机侧的输入轴的一端与箱体之间设有输入轴油封,输入轴油封的设计能够防止箱体内部的油液渗到电机内,保证电机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外部环境对电机的影响;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通过输入轴轴承固定于箱体内部,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优选地,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均通过中间轴轴承分别固定于箱体内部,使中间轴与箱体稳定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差速器上的差速器轴的两端均通过差速器轴承固定于箱体上,使差速器稳定地固定于箱体上,所述差速器轴的输出侧的轴承外侧安装有差速器油封,差速器油封可以有效防止箱体内油液渗漏。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为一体化设计,在模态分析中其箱体受力均匀,同轴度更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动力输入轴同轴设有输入轴小齿轮,使电机和箱体共用同一根轴,与传统的单档减速箱相比不用花键,轴的同心度好,轴向的距离短,减少连接和运行磨损,使箱体的NVH降低明显;减速箱的动力传递是从电机到中间轴为直接传输动力,无需花键连接或其他零部件连接,直接通过输入轴将动力传递至中间轴上,中间轴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差速器将中间轴传递的动力经过分配传递至输出轴,然后传递到两端的车轮上;相对于单档减速箱和电机搭配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和箱体共用同一根轴,不需要在箱体上设计端面安装板来连接,箱体的轴向的距离明显减小,不需要设置连接端面、销孔或螺栓来安装电机,无动力损失,启动冲击变小,箱体一体化更加的安全和可靠,减少了连接的繁琐,提升了整体的轻量化,零部件总量也变少了,使箱体内部结构更加的紧凑,缩减制造的成本;还能减少动力传递的损失和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速箱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降低、减少零部件使用及磨损,在NVH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5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载云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绞龙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