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咖啡豆手工烘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60064.0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9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田娘远;万雪君;黄家雄;李亚男;毕晓菲;严炜;张晓芳;杨旸;武瑞瑞;何红艳;杨阳;万正华;马伟;马明;万灵;字华燕;王琴;刘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川高原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朱苦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A23N12/12 |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 地址: | 671699 云南省大理白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豆 手工 烘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咖啡豆手工烘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对称铰接有盖板,所述底板上镶嵌有电热炉,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套装在所述电热炉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聚热钢圈,所述聚热钢圈上设有手网,所述底板上设有冷却降温结构,且所述冷却降温结构位于所述电热炉的右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聚热钢圈配合聚热炉形成似半热风直火式的空气帮辅结构加热咖啡豆,提高热量利用率,同时热气从咖啡豆缝隙内通过,加快咖啡豆的烘焙,并通过降温冷却结构降温咖啡豆,同时利用降温冷却结构降温去除咖啡豆的外皮、残渣,避免咖啡豆的外皮、残渣四散,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豆手工烘焙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咖啡豆手工烘焙装置。
背景技术
手工烘焙是一种简单有趣的烘焙手法,可较直观的观察到咖啡豆在由生到熟的烘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颜色、气味、外观、声响等的变化。手工烘焙由于其所需装置(道具)简单、价格便宜、形式多样,只需提供最基本的烘焙载体以及加热热源即可完成烘焙。其烘焙门槛低,适用人群广泛。初学烘焙人群,可以直观性地调整火力,更能利用手网从视觉、嗅觉等多方位直接观察、体味咖啡烘焙过程中豆子的发展变化过程,很适合作为练习烘豆的基础功课,同时只要勤加练习,也可烘焙出品质不错的咖啡。咖啡专业烘焙人士也能利用手网完成基础样品烘焙,在烘焙中发现豆子特性及时调整烘焙曲线指导专业化机械批量烘焙。
手工烘焙因装置配备简单,烘焙设备组合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目前,手网烘焙没有完整的烘焙装置体系,烘焙载体与烘焙热源一般随个人意愿随意选择与搭配,没有标准的烘焙操作工具,导致手工烘焙咖啡豆质量因工具变化参差不齐,同一批次产品很难得到均匀一致而稳定的烘焙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豆手工烘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网烘焙没有完整的烘焙装置体系,烘焙载体与烘焙热源一般随个人意愿随意选择与搭配,没有标准的烘焙操作工具,导致手网烘焙咖啡豆质量因工具变化参差不齐,同一批次产品很难得到均匀一致而稳定的烘焙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咖啡豆手工烘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对称铰接有盖板,所述底板上镶嵌有电热炉,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套装在所述电热炉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聚热钢圈,所述聚热钢圈上设有手网,所述底板上设有冷却降温结构,且所述冷却降温结构位于所述电热炉的右侧;
所述冷却降温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侧壁,所述基座上固定有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为环状,所述第二支架的空腔内固定有电风扇,且所述电风扇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圆心上,所述基座上固定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上端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正上方,所述管道的下方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且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电风扇的下方,所述管道通过所述收集盒与所述第二支架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热炉的炉盘为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上端进气口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聚热钢圈的外侧壁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镶嵌有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咖啡豆手工烘焙装置,通过聚热钢圈配合聚热炉形成似半热风直火式的空气帮辅结构加热咖啡豆,提高热量利用率,同时热气从咖啡豆缝隙内通过,加快咖啡豆的烘焙,并通过降温冷却结构降温咖啡豆,同时利用降温冷却结构降温去除咖啡豆的外皮、残渣,避免咖啡豆的外皮、残渣四散,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热钢圈右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川高原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朱苦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宾川高原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朱苦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0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