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医用制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12446.6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4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海 |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5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新型 医用 制氧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医用制氧机,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端的箱体、置于箱体内的制氧结构、一端置于箱体外侧另一端与制氧结构一端连接的进气结构、与制氧结构另一端连接的出气结构以及置于底座下端的万向轮,箱体正面设有箱门,箱门通过密封条与箱体密封连接,箱体一侧设有推拉杆,制氧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却器、制氧室、储氧瓶以及湿化瓶,进气结构与压缩机连接,出气结构与湿化瓶连接;本实用新型进气管上设有过滤结构,使得空气中的杂质被吸附,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该过滤结构进行更换,也可根据需要对制氧室进行更换,保证使用的效果,从而保证制氧的清洁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用的制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医用制氧机。
背景技术
医用制氧机,常见类型为变压吸附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制氧,能够从空气中将氧气提取出来。在医用制氧机中装填有分子筛,每克分子筛的表面积能达到800-1000m2/g,在加压的情况下,利用分子筛的物理吸附技术和解吸技术,吸附空气中的氮气,未被吸附的氧气则会被收集起来,通过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就能够得到纯度比较高的氧气。在对分子筛减压的情况下,之前吸附的氮气会被重新排放到空气中。当再次加压时,又可吸附氮气用于制取氧气。
现有的制氧机不能很好的保证制氧的清洁程度,普遍存在进气口无过滤设备;制氧结构不方便更换从而影响制氧的效果;制氧机不方便移动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医用制氧机,解决了现有的制氧机不能很好的保证制氧的清洁程度,普遍存在进气口无过滤设备;制氧结构不方便更换从而影响制氧的效果;制氧机不方便移动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医用制氧机,该新型医用制氧机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箱体、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制氧结构、一端置于所述箱体外侧另一端与所述制氧结构一端连接的进气结构、与所述制氧结构另一端连接的出气结构以及置于所述底座下端的万向轮,所述箱体正面设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密封条与所述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箱体一侧设有推拉杆,
所述制氧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却器、制氧室、储氧瓶以及湿化瓶,所述进气结构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出气结构与所述湿化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置于所述进气管一端的风机以及置于所述风机出风端的导风管,所述进气管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风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的顶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筒、置于所述过滤筒内的过滤网以及置于所述过滤网之间的活性炭吸附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筒置于所述进气管上且与所述进气管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气结构包括出气管、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连接环以及置于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湿化瓶一端且与所述出气管过盈配合的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所述连接环配合的挂钩,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管间隙配合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杆以及万向轮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打开风机,使得空气经过制氧结构的制氧使得氧气从出气结构中出来进行供氧;其中进气管上设有过滤结构,使得空气中的杂质被吸附,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该过滤结构进行更换,也可根据需要对制氧室进行更换,保证使用的效果,从而保证制氧的清洁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医用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海,未经刘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2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