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内桶以及组成的地埋式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01923.9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费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爱迪滚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以及 组成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内桶以及组成的地埋式垃圾桶,垃圾内桶包括一内桶主体,内桶主体顶端敞口作为投放口(11),底端敞口作为倾倒口(12),该倾倒口(12)上设有盖体(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主体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一个连续的锥形段,并且,其投放口(11)的内径大于内桶本体底部的最大外径。由于内桶本体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一个连续的锥形段,既在倾倒时具有一定的防喷溅效果,又使桶体内壁保持平顺不易卡垃圾,倾倒时垃圾能顺利地都自动掉落,并且,由于上敞口的内径大于内桶底部的最大外径,也在同等外径下增大了内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埋式垃圾桶,具体涉及滚塑垃圾内桶以及组成的地埋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地埋式垃圾桶,是垃圾暂存处理的器具。市面上,有一种滚塑材质的地埋式垃圾桶套件,从结构上包括外桶和内桶,外桶固定埋设于地面下,而其上敞口;内桶置于外桶内,用于盛放垃极,在内桶底端开设有盖的倾倒口,当要取出垃圾时,只要吊起内桶使之底部倾倒口对准倾倒的地方,然后打开倾倒口的盖体,内桶的里的垃圾就因重力倾倒出,非常地方便。
现有的地埋式垃圾桶的内桶,具代表性的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公报发明专利申请CN106115113A。该内桶包括桶壁、桶底和内桶沿,内桶顶部设垃圾投放口,其桶壁的底部设有一段锥形收口段,该锥形收口段的作用是当从底端倾倒口倒出垃圾时有防喷溅的效果,但是也因为有这个锥形收口段增加倾倒垃圾的难度,垃圾易卡在锥形收口处,并且,还使内桶的内容量变小,同样的容积下其内桶外径就更大,从而也决定外桶的外径增加,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内桶以及组成的地埋式垃圾桶,通过合理化设计结构在同等外径下增大容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内桶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内桶,包括一内桶主体,内桶主体顶端敞口作为投放口,底端敞口作为倾倒口,该倾倒口上设有盖体;所述内桶主体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一个连续的锥形段,并且,其投放口的内径大于内桶本体底部的最大外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桶主体的内壁的锥度为4度至30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地埋式垃圾桶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垃圾桶,包括内桶及外桶,内桶包括一内桶主体,内桶主体顶端敞口作为投放口,底端敞口作为倾倒口,该倾倒口上设有盖体;所述内桶主体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一个连续的锥形段,并且,其投放口的内径大于内桶本体底部的最大外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桶主体的内壁的锥度为4度至30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内桶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一个连续的锥形段,既在倾倒时具有一定的防喷溅效果,又使桶体内壁保持平顺不易卡垃圾,倾倒时垃圾能顺利地都自动掉落,并且,由于上敞口的内径大于内桶底部的最大外径,也在同等外径下增大了内容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垃圾内桶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垃圾内桶的内桶本体的主视全剖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全剖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内桶;11、投放口;12、倾倒口;121、盖体;2、外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所示:
一种垃圾内桶,包括一内桶主体,内桶主体顶端敞口作为投放口11,底端敞口作为倾倒口12,该倾倒口12上设有盖体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爱迪滚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爱迪滚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1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用肢体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阀座外壁研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