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耐久试验机自动润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2161.6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0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刘振文;郭海山;刘晓广;刘明国;张廷超;张绍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5/00;F16N23/00;F16N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耐久 试验 自动 润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耐久试验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耐久试验机自动润滑机构,其包括:柱塞泵、气缸和存油箱;利用电磁阀控制器通过压缩气体控制气缸,气缸带动柱塞泵进行润滑油的分配,以此实现了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同时,经过单向阀、分配器、铜质分油管,将润滑油自动输送到轮胎耐久试验机的各运动副,实现自动润滑,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化了操作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耐久试验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耐久试验机自动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行业轮胎耐久试验机润滑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时进行手工注油枪加油,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胎耐久试验机自动润滑机构,在设备工作过程无需定期检查润滑环节、加注润滑,完全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操作工人仅在设备停机保养时将有机玻璃筒内加足储备润滑油脂即可,操作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知现有轮胎耐久试验机润滑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耐久试验机自动润滑机构,能够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柱塞泵,进行自动定期定量加注润滑油脂,实现自动润滑,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耐久试验机自动润滑机构,其包括:柱塞泵、气缸和存油箱;
所述柱塞泵内部右侧设置有轴向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侧连通地设置有竖向的进油腔,所述进油腔的开口向下,所述进油腔内部设置有两组单向阀机构,两组所述单向阀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滑动腔的上下侧;所述柱塞泵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油腔上部连通的出油腔;
所述气缸密封固定在所述柱塞泵的右侧,所述气缸上的气杆与所述滑动腔的内壁接触并滑动配合;
所述存油箱与所述进油腔连通,所述存油箱底部密封设置有用于推动润滑油向上运动的压力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固定板、弹簧A、钢球、球形垫块;所述固定板和球形垫块分别密封固定在所述进油腔的内壁上;所述弹簧A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钢球;所述球形垫块中间设置有与所述钢球密封配合的球形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该自动润滑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该自动润滑机构从右往左依次还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单向阀、带压力表的接头、输油管、三通接头和若干个铜质分油管;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铜质分油管还可连接分配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为橡胶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底盖、弹簧B和刮板;所述弹簧B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盖和刮板上;所述刮板沿着所述存油箱内壁移动;所述底盖连接在所述存油箱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存油箱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设备工作过程中无需定期检查润滑环节、加注润滑,完全实现了轮胎耐久试验机的自动化润滑,操作工人仅在设备停机保养时将存油箱内加足储备润滑油脂即可,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柱塞泵、2气缸、3电磁阀控制器、4存油箱、5底盖、6弹簧B、7刮板、8单向阀、9接头、10输油管、11铜质分油管、12分配器、1.1滑动腔、1.2出油腔、1.3进油腔、1.4单向阀机构、2.1气杆、1.4.1固定板、1.4.2弹簧A、1.4.3钢球、1.4.4球形垫块、1.4.1-1通孔、1.4.4-1球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2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