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制造用车架固定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1907.2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7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钢;田晶;张鉴隆;黄晓明;张立红;翁宗祥;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孙章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造 车架 固定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制造用车架固定夹具,包括一第一架体,一第二架体设置于第一架体内,一对第一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一端两侧,一第一放置机构设置于两第一夹持机构之间,一对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中部两侧,一第四架体设置于两第二夹持机构之间,一第一定位机构安装于第四架体上,一第二定位机构安装于第四架体远第一定位机构侧,一第三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与第二定位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定位机构与夹持机构对车架进行夹持,提高车架固定焊接时的定位精度,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架体带动夹具缓慢翻转,便于对车架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制造用车架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形式主要有边梁式和中梁式两种,横梁用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还可以支撑汽车上的主要部件。边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他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在汽车车架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纵梁与横梁之间的焊接不稳定产生偏差影响质量,同时车架的焊接需要上下两部分同时焊接,便需要对其翻转,而目前不能在焊接过程中快速翻转,降低汽车车架焊接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定位夹紧效率高,可翻转的汽车制造用车架固定夹具;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定位机构与夹持机构对车架进行夹持,提高车架固定焊接时的定位精度,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架体带动夹具缓慢翻转,便于对车架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汽车制造用车架固定夹具,包括一第一架体,呈凹字状,一第二架体设置于第一架体内,两侧与所述第一架体铰接,与驱动装置连接,一对第一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端面一端两侧,一第一放置机构设置于两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上端面,一对第二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中部两侧,一第四架体设置于两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一第一定位机构安装于第四架体上,一第二定位机构安装于第四架体远第一定位机构侧,一第三夹持机构设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与第二定位机构之间,固定安装于第四架体上,一第三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四架体顶部,一第三架体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一侧,一对第四夹持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架体顶部两侧,一第八气缸,安装于第三架体一侧,一顶杆与所述第八气缸连接,一第四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的第一气缸以及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夹持板对车架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置机构包含一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的第十气缸以及与第十气缸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放置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含一对固定安装于第二架体上端面的放置架、安装于放置架上的第二气缸以及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第一端部与第二气缸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放置架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第一端部与放置架铰接,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含一安装于第四架体上的第九气缸以及与第九气缸活塞杆连接的第一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含一安装于第四架体上的第四气缸以及与第四气缸保持连接的第三定位销,所述第四气缸通过一安装块与第四架体保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销通过一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四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两端固定安装一对第二放置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三架体上的第六气缸、与第六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夹持块以及固定安装于第四架体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夹持块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含一安装于第四架体顶部的第五气缸以及与第五气缸活塞杆连接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通过一第一安装板与第五气缸保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1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转角可调节功能的护栏
- 下一篇:一种三氧化二锑打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