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5537.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3/00 | 分类号: | A01M23/00;A61D3/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 |
地址: | 61010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小白鼠 捕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垂直设置在捕捉筒上的手持管和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捕捉筒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手持管的内腔通过条形让位口与容设腔连通,手持管包括推拉件和阻挡网,推拉推拉件的推拉端能够封堵或开启开口端。注射管内腔通过连接口与容设腔连通,注射管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注射部,固定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注射部开设有多个注射孔。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能够方便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安全,避免了用手直接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时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科学的探索,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实验室饲养动物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实验研究数据表明,鼠类的全基因组与人类的相似度极高,所以目前人类疾病通常在实验用鼠上进行模拟。
现有技术中,实验人员通常徒手捕捉小白鼠,由于小白鼠为活体动物,实验人员为其注射药物或者抽取血样的时候,经常出现难以捕捉小白鼠,难以控制小白鼠,甚至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捕捉小白鼠、容易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方便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安全,避免了用手直接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时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所述捕捉筒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捕捉筒的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手持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的开口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条形让位口与所述捕捉筒的容设腔连通,所述手持管包括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的一端贯穿所述手持管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为网片状结构且容纳于所述手持管的内腔中作为阻挡网,推拉所述推拉端能够将所述阻挡网通过所述让位口伸入所述容设腔以封堵所述开口端,或者将所述阻挡网缩回所述手持管的内腔中以开启所述开口端;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的封闭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捕捉筒的容设腔连通;所述注射管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注射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多个允许小白鼠的四肢伸出的固定孔,所述注射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开设在所述开口端的下筒壁内壁,并且与所述让位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手持件,设置在所述推拉件的推拉端。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手持管的内腔中所述推拉件上,用于限制所述阻挡网移动位置以保证所述阻挡网与所述让位口的对位。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捕捉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食盒,设置在所述捕捉筒的内腔中所述封闭端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固定带,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管壁外,用于固定从所述固定孔伸出的所述小白鼠的四肢。
进一步地,所述捕捉筒和所述注射管的固定部由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部由透明软质材料制成,通过按压所述注射部能够手动调整所述小白鼠的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螺纹结构,设置在所述手持管的管壁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5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热解废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除毛装置的打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