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5537.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3/00 | 分类号: | A01M23/00;A61D3/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 |
地址: | 61010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小白鼠 捕获 装置 | ||
1.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包括:
横向设置的捕捉筒(1),所述捕捉筒(1)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捕捉筒(1)的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102),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103);
手持管(2),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开口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条形让位口(102)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手持管(2)包括推拉件(201),所述推拉件(201)的一端贯穿所述手持管(2)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为网片状结构且容纳于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作为阻挡网(202),推拉所述推拉端能够将所述阻挡网(202)通过所述让位口(102)伸入所述容设腔(101)以封堵所述开口端,或者将所述阻挡网(202)缩回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以开启所述开口端;
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3),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封闭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口(103)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注射管(3)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301)和注射部(302),所述固定部(301)开设有多个允许小白鼠的四肢伸出的固定孔(303),所述注射部(302)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让位槽(104),所述让位槽(104)开设在所述开口端的下筒壁内壁,并且与所述让位口(102)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手持件(203),设置在所述推拉件(201)的推拉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限位件(204),设置在所述手持管(2)内腔中的所述推拉件(201)上,用于限制所述阻挡网(202)移动位置以保证所述阻挡网(202)与所述让位口(102)的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管(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食盒(105),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内腔中所述封闭端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固定带(305),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01)的管壁外,用于固定从所述固定孔(303)伸出的所述小白鼠的四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1)和所述注射管(3)的固定部(301)由透明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部(302)由透明软质材料制成,通过按压所述注射部(302)能够手动调整所述小白鼠的姿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螺纹结构(205),设置在所述手持管(2)的管壁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55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热解废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除毛装置的打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