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成像全息投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90411.X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2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程严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博齐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H1/22 | 分类号: | G03H1/2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成像 全息 投影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成像全息投影设备,包括后支板、反光罩、触控屏、散热铜排和导热铜管,所述后支板上方设置有上机箱,且上机箱后端与后支板顶部相连,所述上机箱下端面中部安装有影像源,所述散热孔内侧下部设置有散热扇,且散热扇通过支架固定在散热孔内,所述散热扇所在的散热孔位置处上方设置有散热铜排,所述导热板内部贯穿有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通过水管与散热铜排串联连接,所述反光罩上端固定在影像源外沿所在的上机箱上,所述后支板后端面中部下方安装有触控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后支板、反光罩、触控屏、散热铜排和导热铜管,解决了传统全息投影装置结构复杂,散热困难,内部元器件老化过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息投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射成像全息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全息投影系统是一种新兴的3D技术,也可简单称为全息成像或全息,此系统是基于光的衍射原理并结合人眼的45度角视觉误差,从而制作出全方位的、具有360°绝对可视角度的3D立体投影影像,既可将成像独立展示,也可与实物相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投影,全息投影具有尺寸灵活、成像清晰度高的特点,传统的全息投影,外形结构复杂,体型较大,散热较为困难,致使内部电子元件老化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成像全息投影设备,解决了传统全息投影装置结构复杂,散热困难,内部元器件老化过快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射成像全息投影设备,包括后支板、反光罩、触控屏、散热铜排和导热铜管,所述后支板上方设置有上机箱,且上机箱后端与后支板顶部相连,所述后支板底部设置有底座,且后支板底部与底座后端相连,所述上机箱下端面中部安装有影像源,所述影像源所在的上机箱位置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侧下部设置有散热扇,且散热扇通过支架固定在散热孔内,所述散热扇所在的散热孔位置处上方设置有散热铜排,所述影像源上部固定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部贯穿有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通过水管与散热铜排串联连接,所述上机箱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上端固定在影像源外沿所在的上机箱上,所述反光罩底部固定在底座中部,所述后支板后端面中部下方安装有触控屏。
优选的,所述上机箱与后支板之间为九十度,所述后支板与底座之间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贯穿上机箱上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水管上安装有水泵,且水泵固定在导热板上部。
优选的,所述触控屏所在的后支板位置处右侧设置有总开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成像全息投影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机箱和底座和与之相连的后支板进行优化,使得该新型外形更加简洁,易于布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影像源上设置导热板,导热板能及时将影像源散发的热量吸收通过导热铜管和水管输送至散热铜排上,上机箱设置散热孔,在散热孔内设置散热扇对散热铜排进行降温处理,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耗能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板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支板、2反光罩、3散热孔、4上机箱、5底座、6总开关、7触控屏、8水泵、9导热板、10水管、11散热铜排、12影像源、13散热扇、14导热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博齐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博齐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0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机电一体化电机
- 下一篇:一种防水低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