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7374.7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登科;郝占海;邵举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俪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行 通讯 协议 转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转换器,其中,包括一转换电路、一控制器以及复数个传感器,转换电路通过一数据总线串联于复数个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转换电路包括:一接收支路,接收支路串联于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每个传感器的接收端之间;一发送支路,发送支路串联于每个传感器的发送端和每个控制器的接收端之间。有益效果:通过在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每个传感器的接收端之间设置接收支路以及在每个传感器的发送端和每个控制器的接收端之间设置发送支路,可实现将低电平信号转换成高电平信号进行传输的功能,有效增加控制器与复数个传感器之间的传输距离,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串行通讯协议系统中,并入串出的转换器是将并行的低电平信号逐渐转换成高电平信号,并以串行方式输出给后端组件。
现有技术中,转换电路是一种独特的串行通信总线转换电路,其只能实现多个传感器与单一控制器之间的短距离双向数据交换,通常只能在几十米距离内传输,若增加传输距离,则会导致传输信号变差,影响传输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转换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转换器,其中,包括一转换电路、一控制器以及复数个传感器,所述转换电路通过一数据总线串联于复数个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之间,所述转换电路包括:
一接收支路,所述接收支路串联于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每个所述传感器的接收端之间;
一发送支路,所述发送支路串联于每个所述传感器的发送端和每个所述控制器的接收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接收支路包括:
一第一转换单元,以将所述控制器的发送端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高电平信号;
一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以将所述高电平信号转换为所述数据总线的指令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每个所述传感器的接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包括一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一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至一电源电压端,所述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数据总线连接至每个所述传感器的接收端,且通过一第二电阻接地。
优选的,所述发送支路包括:
一抗干扰单元,所述抗干扰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数据总线连接至每个所述传感器的发送端;
一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抗干扰单元的输出端;
一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
一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
一第二转换单元,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抗干扰单元包括:
一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数据总线连接至每个所述传感器的发送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一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滤波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俪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俪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7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隔声量隔声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性分张输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