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驾驶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6843.7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王列伟;王童;王远远;李阳;黄友群;居以祥;张名棋;李海潮;王利群;余世国;夏礼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G06K9/00;G08B21/06;H05K5/02;H05K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金永刚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驾驶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驾驶辅助装置,包括监控主机以及与监控主机连接的面部识别摄像头、手势识别摄像头、视讯摄像头、手咪;监控主机的内部设置有工控机、监测DVR、无线通信路由器、POE交换机、电源模块;工控机、监测DVR以及无线通信路由器均与POE交换机网络连接,电源模块向工控机、监测DVR供电。监测DVR通过面部识别摄像头对列车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和疲劳监测,并通过手咪告警提示。手势识别摄像头和视讯摄像头均与POE交换机网络连接,通过远程服务器对列车驾驶员进行手势识别和视讯通话。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列车驾驶员识别和判断驾驶员的各种状态及行为、快速对违规危险行为进行预警,辅助列车驾驶员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驾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并逐渐成网,地铁车辆司乘驾驶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伴随着司乘驾驶人员的增加,正线列车驾驶的风险也不断上升,安全行车是地铁运营面临越来越重的任务,司乘人员管理部门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另外,目前警惕装置仅在正常监控模式下参与控制,而在调车模式、降级模式下不参与控制,也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盲点。因此,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列车驾驶辅助装置,既要能够适应地铁轨道列车驾驶员的工作规律,也要能识别和判断驾驶员的各种状态及行为,还需要实时快速对违规危险行为进行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列车驾驶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对列车驾驶员识别和判断列车驾驶员的各种状态及行为、快速对违规危险行为进行预警的辅助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列车驾驶辅助装置,包括监控主机以及与监控主机连接的面部识别摄像头、手势识别摄像头、视讯摄像头、手咪;所述监控主机具有一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对应设置有面部识别摄像头接口、手势识别摄像头接口、视讯摄像头接口、手咪接口;所述监控主机的内部设置有工控机、监测DVR、无线通信路由器、POE交换机、电源模块;所述工控机、监测DVR以及无线通信路由器均与POE交换机网络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工控机、监测DVR供电;所述监测DVR用于列车驾驶员的人脸识别和疲劳监测,通过面部识别摄像头接口连接面部识别摄像头,并将面部识别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数据存储、传输至所述工控机处理,所述工控机再通过无线通信路由器与远程服务器通信互联;所述监测DVR还通过和手咪接口连接手咪,通过所述手咪对列车驾驶员产生的告警行为进行告警提示;所述手势识别摄像头和视讯摄像头则分别通过手势识别摄像头接口和视讯摄像头接口与POE交换机网络连接,用于远程服务器对列车驾驶员进行手势识别和视讯通话。
优选的,所述面部识别摄像头的头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座支架上,所述底座支架再进一步通过三角支架固定在驾驶室的台面上,该位置位于驾驶座椅正中线偏左侧10-20cm处;所述底座支架的底面通过强力胶粘贴三角支架的顶面上,三角支架的底面则通过强力胶粘贴在台面上;三角支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顶面和底面之间存在夹角,使得所述底座支架固定在所述三角支架的顶面上时,所述面部识别摄像头的头部刚好呈仰视状态对准列车驾驶员的面部。
优选的,所述手咪呈圆盘形状,所述手咪的上表面设置有扬声器通孔,在扬声器通孔下方还设置有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减小键;所述手咪的下表面通过强力胶固定在台面上,距离所述面部识别摄像头左侧5-10cm。
优选的,所述手势识别摄像头呈半球型,在所述手势识别摄像头的底面周向开设有三个螺纹孔,并通过螺钉固定一圆形的结构面板,所述结构面板再通过强力胶固定在驾驶员座椅的右侧斜上方、驾驶室内部的顶盖上,使得所述手势识别摄像头对列车驾驶员呈俯视监控状态;所述视讯摄像头的固定方式与所述手势识别摄像头的固定方式相同,设置在驾驶员座椅的左侧斜上方、驾驶室内部的顶盖上,对列车驾驶员呈俯视监控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6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水培营养液自动调配装置
- 下一篇:机内脱模座便体高压成型机防坠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