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检车的电子手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4517.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2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陈磊;姜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10 | 分类号: | B61D15/10;B62B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王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检车 电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检车的电子手刹结构,包括推杆、刹车底座、制动机构、电子离合器、传感检测机构和控制器,推杆设置在轨检车上,且推杆的下端与轨检车连接,传感检测机构设置在推杆的上端,刹车底座设置在轨检车底部位于对应的行走轮的一侧,制动机构转动设置在对应的刹车底座上,电子离合器设置在轨检车上,传感检测机构和电子离合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在传感检测机构检测到作业员握住推杆的上端时控制电子离合器动作,并驱动制动机构与对应的轨检车行走轮分离或贴合,以对轨检车进行制动或解除制动,减小了作业员的操作时间和步骤,大大降低了作业员的手部作业强度,提升操作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检车的电子手刹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对轨道几何状态的测量研究,最初是为解决普通铁路的轨道形位病害,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方式的轨检仪,测量效率虽高,却不易解决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问题,其测量精度不能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的要求。因此京津、武广、郑西等最初建设的高速铁路,主要依靠进口设备,采用绝对测量模式进行轨道几何状态的测量。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实施,轨检车在轨道施工和复测阶段得到了大量和广泛的应用。
现有轨检车多数通过作业员推行轨检车前进,推行过程中需要作业员一直握紧推杆处的刹车把手,长时间握紧把手对作业员手部的酸胀感提升。特别是使用全站仪形式的轨检车时,需要走走停停,增加手部负担,同时有可能会出现作业员会忘记握紧刹车把手直接推行轨检车的情形,会使刹车皮快速磨损,降低制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轨检车的电子手刹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轨检车的电子手刹结构,包括推杆、至少一个刹车底座、与所述刹车底座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制动机构、电子离合器、传感检测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推杆设置在轨检车上,且所述推杆的下端与轨检车连接,所述传感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上端,并检测作业员是否握住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刹车底座设置在轨检车底部位于对应的行走轮的一侧,所述制动机构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刹车底座上,所述电子离合器设置在轨检车上,所述传感检测机构和电子离合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检测机构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电子离合器驱动所述制动机构与对应的轨检车行走轮分离或贴合,以对轨检车进行制动或解除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检车的电子手刹结构,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传感检测机构检测到作业员握住所述推杆的上端时控制所述电子离合器动作,并驱动所述制动机构与对应的轨检车行走轮分离或贴合,以对轨检车进行制动或解除制动,减小了作业员的操作时间和步骤,大大降低了作业员的手部作业强度,提升操作感,并且可以防止作业员漏握刹车保守导致刹车皮加快磨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活动杆、刹车皮、弹簧和刹车线,所述活动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底座上,所述刹车皮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上靠近对应行走轮的一端,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刹车底座连接,所述刹车线的一端贯穿所述弹簧后与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所有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子离合器的驱动端连接固定,所述电子离合器的驱动端可驱动所述刹车线收线,以使得所述刹车线驱动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刹车底座转动并带动所述刹车皮与对应行走轮分离,同步压缩所述弹簧,以对轨检车解除制动,或者,所述电子离合器的驱动端可驱动所述刹车线放线,以使得所述弹簧的回复力驱动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刹车底座转动并带动所述刹车皮与对应行走轮贴合,以对轨检车进行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4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